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0|回复: 1

福州市五区小学招生方案公布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10万

帖子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5059
发表于 2016-10-8 17: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州市教育局昨日公布了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政策。今年秋季全市小学计划招生77890人,比去年略有减少,其中市区小学计划招生27620人。
  今年福州市小学招生仍将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总原则。农村小学按自然村招生,五区按原划片范围安排入学,公立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
  五区小学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20日~8月22日,8月23日~8月24日公示招生情况,8月25日新生发榜。
  迟一天出生都不能报名
  今年福州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满六周岁(2003年8月31日前出生),户籍关系在本县(市)区,暂住在本县(市)区符合政策要求的借读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时学生要提供户籍证、住房证、疫苗接种卡。
  解读:连日来有不少家长向本报咨询,2003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孩子能不能提早上学?对此,市教育局表示,迟一天都不可以,学校不得违反规定招收不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
  另外,今年明确要求家长在给孩子报名时提供疫苗接种卡。如果您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届时最好还要提供幼儿园离园证明。
  符合5种情况作为片内生安排入学
  家长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片内生,对此市教育局作了规定。凡属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可作为片内学生安排入学:
  1.父母及子女户籍关系同在招生片内,在片内有自己的住房并作为日常生活居住地的,即“两证统一”(户籍证、住房证);
  2.父母一方是农村户口,或在外地工作,或父母离婚,其子女与父母其中一方的户口、住房均在片内,且与片内一方共同生活的;
  3.父母双方确因实际困难未购房,父母及子女需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居住,且户口在一起,并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长期共同生活的;
  4.确因国家需要,原居住住房被拆迁,持正式有效的拆迁证明由异地被正式安置在片内且已把片内作为经常居住地的;
  5.确因国家需要,在片内的居住房被拆迁,并持正式有效证明属原拆原迁,现在片外暂时寄居的。
  解读:如果你孩子户口在片内,但并非上述五种情况者,则属于挂户生,不能作为片内生入学,而是由户籍地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一些家长也向本报表示,刚在学区内购买二手房,去学校咨询时,得到的答复却是片内生源爆满,不能作为片内生入学,理由是购房未满一年。记者了解到,根据我市政策,学校应依法保障具有本服务区户籍且实际居住在本服务区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虽然外地有对购买二手房年限作出一定的规定,但我市并未出台类似的政策。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与学校协商无果,可向学校所属上级教育部门反映。
  父母工作调动学生可以借读
  根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故在暂住的非户籍所在地(县、区)申请就学,符合五种情况之一者,可允许借读。
  解读:市教育局对借读生入学办法作了一定的调整,华侨、外籍人员的适龄子女也可在福州入学。另外,以往父母双方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子女即可借读。而今年规定,父母双方不在学生户籍地工作的原因只能是工作调动,即必须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要有正规的调令,子女才可以借读,非调动情况的都不可以借读。例如,因为辞职、经商等原因,离开鼓楼到仓山工作,孩子就不能在仓山借读。
  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符合借读情况的,可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今年我市明确规定,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在此基础上如果尚有学位余额,应当接收符合政策要求的借读生,要向社会公布学位余额,招满为止。学校在招收借读生后,也将向社会公示,并接受监督。如果不符合条件的,学校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356
发表于 2016-10-8 18: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照顾对象可就近安排入学
  学龄儿童本人的户籍关系在本片区,原则上应随父母到常住地安排入学。但因父母双方均在边远部队,子女随军有困难的或是孤儿、烈士子女长期寄养在亲属家中的,可经当地教育局审批后就近安排入学。
  另外,港、澳、台胞子女,华侨子女、外籍子女需要在暂住地附近小学就读的,可向县(市)、区教育局提出申请,按相对就近入学原则予以安排。
  在我市投资经商的港澳同胞子女、外籍子女及优秀回国人员子女等属国家、省、市特殊照顾对象的,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照顾安排。
  拆迁户子女这样入学
  因国家建设需要的拆迁户,必须持有正式有效的拆迁部门的拆迁协议安置证明。属原拆原迁者,可先在过渡地安排入学,待回迁后再转回原居住地小学;属货币安置且尚未购房者,可在过渡地就近入学,由过渡地教育局根据生源情况统筹安排。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三证”齐全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提供“三证”:原籍户口本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双方暂住证(半年以上)。
  为了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子女入学所需的材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登记时间放宽到8月1日至8月22日。
  申请者应持有关证件到暂住地片内小学申请入学。片内小学如生源未满,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得拒收。如片内小学生源已满无法安排,暂住地教育局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给予统筹安排。
  市教育局要求,各小学在招生期间应安排人员接待进城务工人员申请入学事宜。各县(市)区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学籍,统一管理,一视同仁。
  记者了解到,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较为密集的地方,可适当放宽班生数,但要提前上报学校所属区教育局。此外,对于无固定职业、住所的外来工,其子女应回原户籍地就读。
  招收新生不得测试
  市教育局要求,小学招生工作必须坚持“阳光作业”,各小学应提前发布招生公告,公开招生政策和本校招生范围、公布新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应设立招生热线电话或招生信箱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并接受群众举报投诉。
  各县(市)农村小学招生可提前进行。小学招收新生一律不得进行测试。对确属残疾的适龄儿童,县(市)区教育局应安排在特殊学校(班)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23 22:16 , Processed in 0.0427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