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0

[期中试题] 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21 0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        班级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6分)
  暂时(zàn zhàn)    难(nán  nàn)民       可恶(wù  è)
  削(xiāo  xuē)皮  调(tiáo diào)皮    粘(zhān nián)连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jù pà   huá qiáo    shū lǐ    juàn liàn    mái zàng
  hé zi   sòng  dú    tōu qiè
  三、多音字组词。(6分)
  散(      )(      )      应(      )(       )
  分(      )(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一(    )美丽的图画   一(     )有趣的图书
  安然无(      )     水滴石(      )
  破烂不(      )    体贴入(      )
  五、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5分)
  正重其事(    )   颇副盛名(     )  着峦祖国(    )
  好好宝存(     )  顶天力地(     )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分辨(      )   立刻(      )
  爱慕(      )   体面(      )
  启示(      )   面临(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2.写一句有关思念家乡的名句。
  3.写一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4.写一句有关道德修养的名句。
  八、读古诗,回答问题。(8分)
  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姓名        班级
  秋思 (2分)
  洛阳城里风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分)
  2、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2分)
  3、这首诗以(     )为主,表达了作者(            )。(2分)
  九、阅读理解。(17分)
  我爱红杜鹃
  离开黄龙沟已经两年多了,我却经常想起那万绿丛中的杜鹃花。
  那时每当花开时节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鹃花   有一次  我看见一位老爷爷正把一束杜鹃花放在墓碑上写着  革命烈士之墓  的墓前  我便问老爷爷  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  他看了我一眼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个八路军伤病员在这个村里边养伤、边帮乡亲们干活,还向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精心地照料他们。他们很喜爱杜鹃花,说她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象征。后来,日本侵略军进村扫荡,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他们拖着受伤的身体,穿行在杜鹃花丛中,把敌人引到这个山坡上,子弹打光了,就拉响了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望着老爷爷放在墓前的杜鹃花,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烈士们宣读革命道理时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敌、慷慨赴死时的悲壮场面。是他们,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红的杜鹃花,她是烈士们的鲜血浇成的,她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不会凋谢,永远开在我们后来人的心上。
  1、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1)同归于尽:
  (2)音容笑貌: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经常(      )    精心(       )   安全(       )
  4、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2分)
  5、杜鹃花作为一种象征物,不同的人对她寄托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八路军伤病员把她作为                       :作者借她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4分)
  十、作文。(30分)
  题目:我与书的故事。
  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7 17:44 , Processed in 0.07830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