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
 (1)板书: 47-12+5
 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教师板书:
 47-12+5
 =35+5
 =40
 (2)学生试算:
 48+16-37 54÷9×7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
 (1)板书:6×3+50 50-6×3
 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勾画出法则并齐读,然后指名复述.
 (3)反馈练习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问:在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3.教学例3.
 (1)板书54÷6-7 7+54÷6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导学生明确:左边的算式,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减法运算.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45÷5-8 36+49÷7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随堂练习
 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 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计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业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板书设计
 
 171820_4c5b5f692a82d35.jpg   
 探究活动
 智填运算符号
 游戏目的
 引导学生巧选运算符号,加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训练,培养计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戏材料
 1.4开白纸8张,教师出比赛题用.
 2.学生每人准备1支水彩笔.
 游戏程序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都知道+、-、×、÷、()等都是运算符号,使用不同的运算符号可以取得不同的运算结果.巧妙使用运算符号,还可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在4个3中加上不同的运算符号,我们可分别得出0、1、2、3、4、5、6、7、8、9、10十一个结果.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题目,请同学们分组按要求添上运算符号,看哪个组填得又对又快.
 2.分发第一组题目(教师自已出题)
 例:4 4 4 4=0
 3.讲评第一组题目,分发第二组题目(教师自己出题)
 例:5 5 5 5=2
 注意事项
 1.出题后,可给几分钟让小组长进行分工,然后各组统一开始填.
 2.只记小组成绩,鼓励同组内的同学互相启发、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