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单元测试] 武汉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20 0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三)
          一、下面红色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4分)
       
          A 翕动( xī )   缝纫( rùn )   一亩( mǔ )  石榴( liu )
       
          B 榨油( zà )   蜡烛( là )    爱慕( mù )  诱惑( yòu )
       
          C 鱼鳃( sāi )  黛青( dài )   吩咐( fù )   嘴唇( chún )
       
          D 实践( jiàn )  溅起( zàn )  鱼饵( ěr )   啪啪( pāi )
       
          二、看拼音,写词语。(12分)
       
          xiǎo xīn yì yì       bù rónɡ zhēnɡ biàn     yuán yuán bú duàn
       
          (           )      (           )      (           )
       
          bú dònɡ shēnɡ sè     shòu yònɡ bú jìn        luò yì bù jué
       
          (           )      (           )      (           )
       
          三、根据意思写出不同的词语。(6分)
       
          从无到有的开发建设(      )           打开(      )
       
          辟                                     启
       
          驳斥,排除。(      )                  开始(      )
       
          味道好(      )                       好处(      )
       
          鲜                                     益
       
          刚采来的花(      )                   与“害虫”相对(      )
       
          四、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8分)
       
          1.《钓鱼的启示》以第    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得到了令我终生受益的启示:                         。
       
          2.《落花生》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他的笔名是      ,他的笔名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
       
          五、下面的四个句子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 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② 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③ 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④ 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六、小马虎写了几个这样的句子,请你帮他修改。(6分)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2.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3.我们要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七、句子对对碰。(4分)
       
          1.大鲈鱼消失在湖水中。(扩句)
       
          2.一条条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通往城市广场。(缩句)
       
          3.花生的外表不好看。花生的用处很多。(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小鸟站在树枝上。(改成拟人句)
       
          八、拓展。(8分)
       
          1.根据《钓鱼的启示》一文的内容,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
       
          钓鱼须知
       
          2.本组的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作者受到的启发。请你把从课内、课外书中找出的类似语句抄写下来,作为自己的“生活启示录”。
       
          生活启示录
       
          (1)
       
          (2)
       
          九、阅读大检阅。(20分)
       
          (一)读《落花生》片断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3分)
       
          2.父亲把花生和          、           、          作比对比,突出了它
       
          。(5分)
       
          3.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二)绿叶颂
       
          你不如鲜花那样香飘四溢,五彩斑斓,你不比秋实那样硕大肥美,令人赞叹。但是,你却是有金子一样高贵的品德,有春天一样美好的心灵。你终日默默无语,只知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你倾出自己的心血,为人类酿造甘甜;你不停地为世界编织锦缎。人们离开你,将无法生存,世界离开你,将一片荒芜。//
       
          早春,寒风依然刺骨,细碎的小雪花仍在飘飘洒洒,大地还没有苏醒,万物还在冬眠。是你,绿叶,率先爬上枝头,悄悄越过庭院。当幼小的蓓蕾刚刚伸个懒腰,睁开惺松的睡眠时,你已像一位姣美的村姑,水嫩、丰满,绿荫一片。
       
          盛夏的夜晚,热浪袭人。你用倩影逗孩子玩耍,你用衣袖为老人舞扇,你用柔情给人以惬意,你用细语催宝宝入眠。
       
          秋天的风越刮越大,要把你赶离大树,将你抛向地面,而你却没有半句怨言。你将自己的残躯,化作肥料,无私地奉献给大地。
       
          隆冬季节,满目萧瑟,就连勤劳的耕牛都躲进了温暖的草棚,享受着一年一度的冬闲。你,绿叶,却不动声色,养精蓄锐,待明年春风一唤,便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奉献。//
       
          1.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
       
          ① 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② 按总分顺序。
       
          (2)作者赞颂绿叶是因为(    )
       
          ① 绿叶有金子一样的高尚品德,有春天一样的美好心灵。
       
          ② 绿叶终日默默无语。
       
          ③ 绿叶不怕寒风刺骨。
       
          ④ 绿叶终日默默无语,只知辛勤劳作,无私奉献。
       
          (3)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① 对比     ② 夸张     ③ 拟人     ④ 比喻
       
          2.短文分为两段,请写出段意。(4分)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
       
          3.本文开头把绿叶跟         、        对比,突出绿叶        高贵的品德,
       
          的心灵。(2分)
       
          十、习作。(30分)
       
          《落花生》一课中,父亲用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其实,小草、大树、春蚕、蜡烛……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做人的启示。你能选一种自己感受较深的写下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3 01:14 , Processed in 0.07512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