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期中试题] 六年级试卷: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期中测试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9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拼音。(16分)
  1.读拼音,写字词。(10分)
  liáo     mèi     chāi      shēn      jiāng
  (  )亮 (   )力  (   ) 除  (   )请  泥(   )
  kòng     chà     kuí     wǔ  rǔ    jiù jiù
  (  )制  (  )道  (  )花  (  )(  )  (  )(  )
  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的括号里画“√”。(6分)
  yú( )    jiāo( )     zāng( )
  娱乐     绞刑        葬礼
  wú( )    jiǎo( )     sǐ( )
  tǎng( )   yǐ( )      mào( )
  一趟    毅力       藐视
  tàng( )   yì( )      miǎo( )
  二、按查字典的方法填空。(7分)
  1‘“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致”字有四种解释①给与;②集中;③情趣;④精密,精细。下面句子中的“致”应取哪种解释,在( )里填序号。
  A.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少年宫。( )
  B.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 )
  2.“舞”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第十画是( )。
  3.“望’’宇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 )画。“望’’字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⑤对着,朝着。下面的“望”应取哪种解释。
  A.“喜出望外”的“望”应取第( )种解释;
  B.“一望无际”的“望”应取第( )种解释;
  C.“望风而逃”的“望”应取第( )种解释;
  D.“德高望重”的“望”应取
  三、词语搭配。(6分)
  信心 传统 友谊 水平 活动 方法 生产 自然 错误 困难
  增强(    )  开展(    )  克服(    )
  增进(    )  发展(    )  征服(    )
  四、下列四组词中,每组都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写出这个词的序号。(4分)
  1.①乞求 ②恳求 ③要求 ④哀求 (   )
  2.①目瞪口呆 ②愁眉不展 ③鹤发童颜 ④侧目而视 (   )
  3.①自相矛盾 ②揠苗助长 ③掩耳盗铃 ④实事求是 (   )
  4.①水果 ②粮食 ③水稻 ④蔬菜 (   )
  五、句子。(8分)
  1.根据提示扩句。(2分)
  这个人很怪。(哪个人?什么很怪”
  2.一次性把句子缩到最简。(2分)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
  3.按括号里的要求改写句子。(2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怎么会怕别人批评指出呢?(改为陈述句)
  4.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分)
  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六、加标点。(4分)
  书 是我学识渊博的老师 书 是我行为的指南 书 是我忠实的伙伴 记得高尔基说,过一句话 大意是 读书吧 书给你光明 当我理解了这句话时 我越发喜欢读书了
  七、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两个病句,请把他们改正过来。(7分)
  爱思考的珍珍,经长一个人服在桌子上写写画画。一天,珍珍爸爸发现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上奇形怪状的图案画满了。窝了满肚子火的爸爸询问珍珍,经珍珍一解释,他才晃然大悟,原来孩子在构造小发明。
  八、按要求做题。(18分)
  1.默写古诗并填空。(7分)
  出塞
  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6分)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入选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写出与下面的词意思相近的词。
  竣工(    )     藐视(     )
  (2)“赞叹不已”的“已”字的意思是(     )
  A.已经 B.过,太 C.止,罢了
  (3)这段话写的是:                                      。
  (4)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个有力的回击。
  “这件事”指的是:                                                 。
  (5))詹天佑的“铜像”象征着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        ,“和”的意思是       。全文写了三个小故事:        、        、           。
  (2)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人物,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神机妙算,用草船借箭的       ;被军阀残酷杀害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为了国家利益,勇于改过的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shfi)读书,学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yi)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 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像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意思?于是,他壮着胆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面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也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鸦雀无声:
  2.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3分)
  3.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第二、三段的意思。(7分)
  4.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小时候的孙中山是怎样一个人?(2分)
  十、作文。(17分)
  题目:难忘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人、事、景、物等。
  2.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附加题]填空。(20分)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中“五岳”是指东岳      ,西岳      ,北岳恒山    ,中岳    ,南岳      。中岳       。
  答案
  一、1.嘹 魅 拆 申 浆 控 岔 葵 侮辱 舅舅 四、1.③ 2. ③ 3.④ 4.③ 九、1.教室里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儿声音。 2.孙中山来到学校,先给先生背昨天所学的功课。3.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II第9~10自然段 第二段:写孙中山背老师指定的课文时,不懂就问。第三段:写孙中山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附加题:泰山 衡山 华山 嵩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8 13:54 ,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