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人民币的认识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第二册《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应用能力。
  3、受到爱护人民币及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一、引入课题
  (从课前谈话开始)
  师:在一个星期里你最喜欢星期几?
  生:……
  师:在星期天里,你们通常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生:星期天可以去玩,可以看电视,可以吃肯德基,可以买东西……
  师:喜欢吃肯德基的小朋友请举手。(出示肯德基图片) 买肯德基要用什么呀?
  生:要用钱。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 (板书:人民币)
  请大家跟我读一读。
  二、认识面值
  1、了解学生知识起点
  (1)师: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用过人民币?
  生:……
  (2) 师:你了解的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生:我认识2元、5元等/我知道人民币有真的,也要假的/我知道……
  [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一年级小朋友也了解不少。超市、商店、买学习用品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自己用过小面额的人民币,也看到过大面额的人民币,这是留在孩子们脑海里的对人民币的印象。运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人民币”“你了解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与已有经验激活了,而且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3)师:你们知道的还真多。5元、100元就是人民币的面值,那么人民币到底有有多少种面值呢?让我们到人民币的世界里去看看就知道了。
  请小组里的四人先来认一认桌上信封里的钱,把不认识的钱放在桌子上,等会儿拿到上面来。
  [评:通过同桌相互认一认,把不认识的钱币拿到上面来,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摸清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学习起点,再把学生不认识的人民币作为教学的资源,实施有效的教学。]
  2、利用起点,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1)学生陆续把不认识的钱币放到实物展示台上来。
  师:谁能帮助他们来认一认呢?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我知道,这是5角。
  生:这是2元。
  ……
  [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4、难点强化,巩固知识
  师:你们在认识人民币时,哪些人民币容易看错:请拿到上面来。
  生:5元与5角纸币;
  生:20元、2元、2角纸币。
  师:请大家再认一认,找出区分的办法。
  [评:难点突破中,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让他们自己提供易混的人民币票面。]
  三、在分类中认识人民币
  1、分类
  师:四人小组合作把摆放零乱的人民币理一理,分一分,分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再一类一类认一认。(教师巡视,时而倾听他们的见解。)
  学生四人小组认一认、说一说、理一理、分一分。
  2、展示分类结果
  师:请各小组向大家介绍是怎么分的?
  生1:我们是1分、1角、1元为一类;2分、2角、2元为一类;……
  生2:我们把纸币和硬币分开,分成两类。
  师:纸币有哪些面值?硬币有哪些面值?
  生2:纸币有……硬币有……
  生3:我们是分成元、角、分三类。
  师:元的有哪些?角有哪些?分有哪些?
  生3:元有……角有……分有……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 (板书:元、角、分)
  师:这些分类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元、角、分这一种分法。
  [这个片段是认识人民币的一个过程,在这里的理一理、分一分、说一说、认一认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摸一摸、摆一摆、分一分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加深了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知道了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00元、最小的面值是1分,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认识的质的飞跃。]
  四、在情境中体验元与元、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1、第一层操作:100元可以怎样付钱?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肯德基过生日,他们买了100元的食品,爸爸的口袋里有一些100元的,一些50元的,一些20元的,一些10元的,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0元。
  生2:2张50元。
  生3:10张10元。
  生4:1张50元,2张20元,1张10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
  100元  =  1张100元
  =   2张50元
  =   10张10元
  =   1张50元 + 2张20元+ 1张10元)
  2、第二层操作:
  师:相老师最喜欢吃老北京鸡肉卷,要多少钱?
  生:10元。
  师: 你觉得可以怎么付钱?
  多媒体展示学生组成10元钱的方法:
  生1:1张10元。
  生2:  2张5元。
  生3:10张1元。
  生4:1张5元,2张2元,1张1元。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0元  =  1张10元
  =   2张5元
  =   10张1元
  =   1张5元 + 2张2元+ 1张1元)
  3、第三层操作:
  师:看看老师的口袋里有多少钱?       (生:9元。)
  师:够吗?                                               (生:不够。)
  师:还少多少呢?                                   (生:1元。)
  师:怎么办?                                           (生:借。)
  师:你们愿意借给我吗?你会怎么借?
  生1:1个1元。                生2:  2个5角。
  生3:10个 1角。
  生4:1个5角,2个2角,1个1角。
  师:真会动脑筋。   (板书:1元  =  1个1元
  =   2个5角
  =   10个1角
  =   1个5角+ 2个 2角+ 1个1角)
  (3)从上面组成1元的方法中,你能看出元和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得出1元=10角            让学生读一读
  4、第四层操作:
  师:唐老师也喜欢吃肯德基,她买了一个蛋挞。请你们来猜一猜它的价格:她是用2个1元,10个1角买来的。
  生:3元
  师:你们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也表示3元?
  生:3个1元、1个2元和1个1元、6个5元、30个1角……
  四、综合应用
  师:你们会用钱了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活动。商品在各组桌子上的盒子里,每组两人当营业员,其余同学当顾客。
  (学生兴趣盎然地买东西,教师巡视各组。)
  [评:全班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实践的机会和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
  生:我认识了人民币。
  生:我学会了买东西。
  生:我觉得当营业员挺不容易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计算,还要找钱。
  生:要辨认清楚,有的差不多的。
  生:还有假币。
  师:真是收获挺大的,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大家一定要爱护人民币,还要节约用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1:50 , Processed in 0.07732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