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实实在在。本课中出现的桃子,小猴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所出现的场景都是学生经常遇到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策略:
  在上一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并应用加法解决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要求继续教学用加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不过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稍微复杂一些,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甚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新知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先通过猜一猜原来树上可能有几个桃子,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猜测中发挥了主动性,使学生在辨析中认识到原来树上的桃子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猴摘下来的,一部分是树上还剩下的。把难点一一分散,学生在此基础上说一说、列式算一算比较自然,比较容易掌握。“想想做做”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练习加法的机会,使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二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 数学思考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3 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 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口头作答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橡皮7块,盒子一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 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 师生活动(准备7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
  生抓出?块橡皮,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块橡皮,(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橡皮吗?
  生:10块 。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块,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块。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橡皮了。
  3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的橡皮放回盒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我们一起数数原来是不是7块。师生齐数:2、4、6、7)你答对了,这个小礼物就送给你了。
  4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个游戏,学生在玩中学,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
  1 猜一猜
  两只小猴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已经采了23个(出现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不出现,板书:23个)。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作了铺垫。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 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板书:树上还剩5个)
  题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与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 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采下的个数加剩下的个数等于原来的个数)
  3 指导写单位名称
  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 (板书:个)
  师:解决实际问题在列式后,要口头回答题目中的问题,题目问: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谁会回答?
  生:树上原来有28个桃。(指名学生口答)(课件出示这句话)
  [设计意图:“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对多数学生来说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他们有着类似问题的解题经验。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说。也应该考虑到少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又要利用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了难点。]
  4 如果学生前面没有说出5+23=28的算式,在解答后提问,还可以怎么列式计算?
  5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反过去想,把还剩的和已经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 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想想做做”第1题。
  问: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的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我读文字,图上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并让学生口头回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对,求一共有多少拼图,就是把已经拼好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2 “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看图,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列式计算,订正,指名口答。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这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问:这4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是多少。
  四 拓展训练
  1、你想怎么填,你会怎么算,请你列出算式。
  (1)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           ,树上原来有几只?
  师:你想怎么填?
  生:还剩5只。算式:24+5=29(只)
  (2)             ,图书馆还剩33本书,原来有多少本书?
  师:你想怎么填?
  生:借走12本书,算式:33+12=55(本)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练习,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五 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5 13:20 , Processed in 0.06486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