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解决问题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下图)。
  谈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谈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12:58 , Processed in 0.07531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