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回复: 0

[数学下册]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教 师 指 导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
  一、课前参与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借助直观形成表象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四、解决问题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要向他学习什么?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五、课堂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4 22:06 , Processed in 0.0453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