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愉悦和谐 丰实有效——《平均数》的教学与评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些问题,培养学生 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猴子最喜欢吃桃了,一天,猴妈妈摘了一些又大又红的桃子,分给它的3个孩子,老大2个,老二3个,老三 4个。(贴图片)同学们,你对猴妈妈的分法有什么看法呢?
  生:不公平,老大少了,老三多了。
  师:那怎样就公平呢? 生把这些桃合起来再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人3个。
  生:老大少了,老三多了,把老三的桃拿一个给老大。
  师:谁愿意上来分一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移动过程板书:
  )
  师:大家看,现在就——(公平了),平均每个孩子——(3 个桃)。这个“3” ,在数学上就叫2,3、4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在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平均数,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来探索研究平均数。
  评析:从故事情境中引入学习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心理规律,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感悟到平均数的意义。这样的导入,不仅激活了学生想学 平均数的欲望,焕发了学习情智,而且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 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4个男生和5个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把套中的个数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屏幕显示例题图)看一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
  师:你们都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真了不起!既然是比赛,老师就想问: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 猜猜看。
  生:女生。
  师:都说是女生,可是猜想毕竟是猜想,到底事实情况怎 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验证,请你们开动脑筋,有了想法后相互交流。(交流中出现了两种意见)
  意见l算出女生共套中多少个和男生一共套中多少个,进行比较。
  意见2算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然后再比较。 (两种不同的方法,引发了争论……)
  师:在刚才的争论中,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样多,算总数不好比,也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才能一比胜负。
  评析:以学生喜欢的有着活动经验的比赛情境作为背景,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争论、辩论,最终得出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 习平均数的作用,体验了自主学习过程的快乐。
  师: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生:把张明的9个移1个给李小钢,1+6=7,张明还有8 个,再移1个给程晓杰,1+6=7,最后大家都是7个。
  师:想到这种方法或在他的启发下明白了这种方法的 请举手。(都举起了手)都很了不起|这是一种好方法,老师 把它写下来:
  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平均每个人都一样多。谁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让我们记住这种方法?
  生:移多补少。
  师:多形象啊!还有不样的方法吗?
  生;6+9+7+6=28 (个),28+4=7(个)。
  师:这种方法是先求出什么,再怎样的?
  生:先求出总数,再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套中的 个数。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先求和再平均分"。(齐读)
  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 中7个圈,反映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水平。那么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请你们独立解决。
  生:1+4+7 + 5+4=30(个) ,30+5=6(个)。
  师:刚才男生中用总数除以4,到了女生中,怎么就除以57呢?
  生:因为女生是5个人。
  师;一语中的,解释得真好1因为女生是5个人套中的个数相加,所以要除以5。都是这样做的吗?为什么不用移 多补少的方法呢?
  生:不好移。
  师:是啊|刚才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开始想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可是移来移去不好移,后来又选择了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确实,数学的思考要从实际出发,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圈。这个6表示每个女生真的都套中6个吗?
  (生摇头)
  师:都摇头,认为不是,那你怎么理解这个6的意思呢?
  生:6是平均数。
  师:6确实不表示每个女生真的都套中6个圈,是1、4、 7、5、4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反映了女生套中的平均水平。通过算平均成绩,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男生套得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吧|
  生:男生。
  师:什么理由?
  生:因为7>6。
  师:同学们,回想这道题,由于参加比赛的人数不等,算总数不好比,也不公平,后来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啊?
  生:平均数。
  师:现在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
  生:平均数真公平。
  生:人数不等时,可以用平均数比较。
  生:平均数的作用很大。
  评析:启发学生自主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鼓励多 渠道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抓住本质去思考问题,也有利于理解记忆。通过疑问、解释的过程,既让学生学会灵活选择方法 求平均数,又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学得朴实有效。
  师:是啊,老师从生活中收集了些平均数的信息,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师:三年级女生平均身高130厘米,男生平均身高12厘 米。(追问三年级所有女生身高都是130厘米,所有男生身高都是132厘米吗?)
  生:不是。
  师:那你怎么理解?
  生:这是平均数,实际上可能有一个女生身高是128厘 米呢!
  生:还有可能有一个男生身高135厘米呢!
  师:理解得真透彻!再请看(多媒体出示画面),我们通过调查、统计、测算,发现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 3千克,而我们这儿的小明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85千克。同学们,两者相比,相差多大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
  生:小明家太浪费水了。
  生:我发现两地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相差很大,有的 地方严重缺水。
  生:我们要节约用水。
  师:说得真好|希望你们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其实,我们国家正在搞"南7北调"的工程,南边水资源丰富,北边严重缺水,"南水北调",目的是让更多地方的人都能喝上用上好的水。
  师: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说说你在哪儿遇到过或用过平均数
  生:我家平均每月用水8吨。
  生:我们班期中考试语文平均成绩是93.5分,数学平均成绩是93分。
  师: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生活,发现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通过举例,让学生在实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 数的意义,并向学生有机渗透节约的思想,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以后学好数学,关注生活。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93页第1题和94页第2题)
  2.判断。投篮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
  红队5人,每人投中的个数分别为1、12、15、18、20, 平均每人投中1个。(  )
  蓝队4人,每人投中的个数分别为:1、15、20、22,平均每人投中22个。(   )
  (判断并说理后,请学生估计平均数的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到了平均数比一组数中最小的数大,比最大的数小,而旦最接近中间大小的那个数。)
  师: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请带着你的智慧走进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5 23:29 , Processed in 0.05283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