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数学下册] 二年级数学教案——口诀求商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
  二、自主探索
  三、试一试
  四、想一想
  五、练一练
  六、游戏活动
  七、延伸拓展
  1、出示口算题卡片
  2×34×46×5
  3×45×64×5
  2×64×63×5
  2×54×33×1
  说一说怎样计算乘法的?
  2、背1~6的口诀
  3、对口令
  1、创设情景(出示挂图)
  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看操场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交流得出: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出示题)
  2列式?指名说一说。
  探索方法
  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分成几组?同桌讨论。
  交流想法得出:
  (1)可以借助摆学具
  (2)每次减2,连续减去5次,正好减完。
  (3)想()个2是10,5个2是10又是怎样知道的?`
  (4)想乘法。
  从这些方法看,你认为怎样算的又对又快?
  得出:想乘法口诀方便或乘法。
  1、出示:12÷3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商,比一比谁快?
  2、8÷4=想:()四得八,商是()。12÷3=想:三()十二,商是()。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想的方法,同时指名板演。
  1、()×2=43×()=9()×4=4
  4÷2=9÷3=4÷4=
  二()得四三()得九()四得四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乘法中()的乘数是怎样想的?除法又是怎样想的?
  2、学生在独立完成P13第2题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得出:做除法也可以想乘法,这三题有联系。
  3、看一道乘法算式,能说出有关的两道除法算式吗?老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除法算式。
  同桌活动:一人说乘法,另一人说两道除法算式。
  1、出示卡片练,说口诀。
  2、同桌悄悄练(小黑板)
  3、听算抢答。
  1、转风车。(开火车的形式)
  2、找朋友。
  我们小队有多少人?请你设计一个游戏,要求人人参与,你准备怎样设计?
  交流情况,课间活动。
  课后感受
   由于声上学期学过6以内的乘法口诀,所以教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大多数学生都是想乘法算除法的,当然还是应该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授课日期9月11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
  口诀求商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练习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口算训练
  二、解决问题
  三、观察与思考
  四、游戏。
  五、小结。
  1、找联系
  6×4=5×6=3×5=
  24÷6=30÷5=15÷3=
  24÷4=30÷6=15÷5=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一组三题有什么联系?
  1、视算(出示小黑板)
  共四行,第一行指名算,并说一说怎样算的?第二、三行同桌悄悄的算。第四行齐算。
  2、听算
  老师说题,学生口答。
  3、抢答:出示卡片
  口算比赛
  1、出示P13第4题图(一):你看到什么?西红柿娃娃要我们怎样做?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然后指明交流:为什么用除法?8÷4=2是什么意思?
  2、出示P13第4题图(二):你有知道什么?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为什么用除法?
  计算它们用了哪句口诀?
  3、示P14第6题仔细看一看,同桌说一说你看到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请小朋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说一说每个算式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68109
  23245233
  请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规律?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评定。
  “六瓣花盛开”算对一题,就会盛开一瓣花。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应该加强,个别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不够.
    授课日期9月12日
  教案(序号11)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求商,加深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计算,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收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求商训练
  二、综合练习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小黑板(三行)
  指名说一说怎样求商?然后同桌悄悄算。
  2、卡片口算:开火车。
  3、填表
  被除数
  18
  12
  30
  20
  24
  15
  12
  除数
  3
  6
  5
  5
  4
  5
  3
  商
  什么是商?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价。
  1、比一比
  3÷14÷26÷35÷5
  3×14×26×35×5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一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交流得出:要看清运算符号,用哪句口诀?
  1、看口诀,说算式
  出示:二六十二能写出哪道算式?同桌说一句口诀,另一个同学说算式。
  2、游戏
  小蚂蚁找家。
  3、比大小
  完成P16第6题,同学自己评定。
  5、赛一赛:P16第7题在书上完成,然后同桌对改。
  1、出示P15第4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把刚才的完整的说一说。
  (出示题)大家齐读。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大家齐读。
  2出示P15第5题
  学生看图,同桌说一说看懂了什么?然后交流,说一说图意。学生列式解答,再说一说怎样想的?
  开放思维
  你能填出几道算式?
  6÷=12÷=×=5
  学生自己尝试,交流方法?还有不同的填法?
  课后感受
   在学习习惯方面应该加强.
    授课日期9月15日
  教案(序号12)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6日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计算除法,在情景中能灵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础训练
  二、解决问题(一)
  三、解决问题(二)
  四、开放题。
  五、小结
  1、出示卡片训练。指名说怎样算的?
  2、同桌悄悄算。
  3、听算。
  1、出示P16第9题图:先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同桌交流。
  出示:15盆花,平均排成3行,每行有多少盆?
  15盆花,平均排成5行,每行有多少盆?
  请同学们列式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讨论:摆的行数越多,每行的盆数有什么变化?
  得出:摆的行数越多,每行的盆数会越少。
  2出示P17第10题图:先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自己说一说,然后交流。
  出示:12个南瓜,女同学每次抬2个,共抬多少次?
  12个南瓜,男同学每次抬3个,共抬多少次?
  讨论:你知道谁抬的次数少?为什么?
  请列式解答,同桌说一说怎样想的?
  3、小结:这两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出示P17第11题图说一说每一种物品的价钱。
  2、再出示
  (1)小明买了2包糖,一共用去多少元?
  (2)12元钱可以买几包方便面?如果买饼干呢?买蛋糕?
  (3)小芳用18元买3包薯片,每包薯片多少元?
  学生逐道完成,说一说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1)为什么用乘法?(2)(3)用除法?
  3、你还可以题什么问题,跟同桌说一说。交流然后解答。
  出示表格
  行数
   2
  3
  每行个数
  1、12个圆片摆成2行,每行几个?摆成3行呢?
  2、还可以摆成几行,每行是几个?
  3、仔细观察表,你能想到什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有些学生由于对生活的理解不够,所以在这些题目方面有些困难.今后在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方面要加强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9 22:55 , Processed in 0.0467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