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小存钱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以儿童熟悉的数钱、花钱活动为背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呈现了两组儿童倍感亲切的活动画面,把儿童的记忆拉回到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提练学生对人民币的进一步理解。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依次是:
  小小存钱罐--购买文体用品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与经验分析。
  经验:虽然是初次学习人民币知识,但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感性认识是丰富的,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早已丰富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它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生活的进步。今天的儿童与五、六十年代儿童相比,再也不是目不识丁,花钱卖东西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经验,教师大可不必反复去强调“1元=10角”等知识,要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来使学生理解掌握。
  知识:100以内数的计算是本单元人民币计算的知识基础。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人民币认识的初次学习阶段与结束阶段;
  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基础;
  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2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息窗2: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在儿童(特别是幼儿)的世界里,人民币具有神奇的魔力--跟着家长去逛街、逛商店,喜欢的东西怎样才能得到?家长把一张小小的纸片交给售货员以后,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能到手,多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儿童知道了这张小纸片就是“钱”,是可以购买与兑换物品的人民币。于是能够得到人民币,成为儿童非常向往并且乐意去做的事情。为此,他们会经常收集小面额的人民币,把它们装在存钱罐中,期望能把钱攒得更多更多,然后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的存钱罐装满了以后,打开存钱罐数一数有多少钱的情景。
  2、情景图中的信息。以隐性方式呈现人民币的相关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桌面上有一堆刚刚从存钱罐中打开的人民币,小朋友正在数出共有多少钱。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1个红点,共1个例题。
  红点:你存了多少钱?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并能认读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经历认识人民币的学习过程,渗透“分类”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在欣赏人民币图案的过程中,渗透爱护人民币教育。(情感)
  (2)对存钱罐感情的描述是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能接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
  (3)对儿童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正确分析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探究性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基础,虽然人民币的认识是教材中的起始内容,但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与基础,所以也就有了探究的保障。
  (4)学习材料准备:一是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各组准备的钱数从1分到1元不等,每种面值的要有多个,1元的可以有几张,5角的有2张或4张,2角的是5张或10张,1角可以是10张或20张。5分、2分、1分的为学生提供硬币。5分的提供2枚或4枚。二是表格,提供教材所示的表格,以便让各个小组及时记录。
  面值
  一元
  伍角
  贰角
  壹角
  伍分
  贰分
  壹分
  各有几张(枚)
  钱数
  一共存了()元()角()分
  (5)对教材进行正确分析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在“你说我讲”编排中,首先是分类,然后是兑换,最后是计算,既解决到底有多少钱的问题。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分类--兑换--计算。
  分类: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梳理认知。
  全班交流:一是交流分类的最后结果,可以把表格中各有几张进行填写;二是交流每一类人民币正反两面都有什么。以此为基础,对每一类人民币进行梳理,如面值等。
  兑换:情景--活动--梳理。
  出示一幅画面或提供实物,标出价格,如橡皮单价为1角,手绢单价为1元。请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顾客,分别付款。把不同的付款方式都要进行揭示。
  梳理:一是揭示不同的付款方式,二是揭示1元=10角,1角=10分。
  计算:小组活动--交流汇报--梳理指导。
  小组活动:填写表格(各有几张、几枚)--分类计算--合计计算。
  交流汇报:让各个小组汇报填写的结果。
  梳理指导:结合各个小组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计算,反思计算过程,修正错误计算。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这以背景为基础,呈现了一幅小学生购买学习用品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象,小学生读了这样的情景以后,马上可以勾起他们对已有活动体验的回忆,同时也能激发学习的欲望与渴望。
  2、情景图中的信息。情景图呈现了十几种文体用品以及这些物品各自的价格,与例题学习有关的信息是:乒乓球、乒乓球拍、橡皮。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共2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买一只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应付多少钱?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加法计算。
  第二个红点:买一块橡皮要找多少钱?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减法计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人民币钱数的计算。(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付款、找钱等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2)材料准备
  除教学挂图外,还应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帮助学生梳理计算的算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人民币的计算比起100以内数的计算要复杂的多,因为在计算时既要考虑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还要考虑计算时的进位。
  (4)梳理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情景中的信息,并且把有用信息与问题进行有效的组合是教学的重要基础。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买一只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应付多少钱?
  列式与猜想--探究与验证--反思与升华。
  列式与猜想:在组合信息与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列式,并且猜想出得数。
  探究与验证:指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探究“7元6角+8角”的得数到底是多少,是不是得8元4角。
  反思与升华:一是总结方法。教材中两种思路的方法是:
  第一种方法:元转化成角,角再转化成几元几角。既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二种方法:把单位是“角”的钱数相加,再把7元与1元4角相加。既先算零头(部分),再算整。
  第三种方法:7元6角+10角=8元6角,8元6角-2角=8元4角。既“算整找零”的方法。
  二是梳理算理。既每一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教师要把每一种思路的思考过程进行板书,要让学生反复去说。可以结合人民币的演示进行梳理。
  6、关于类化练习。
  例一:
  第一组:9元4角=()角第二组:94角=()元()角
  7元2角=()角72角=()元()角
  6元3角=()角63角=()元()角
  2元7角=()角27角=()元()角
  第三组:6角+8角=1元4角第四组:8元6角+8角=9元4角
  7角+5角=1元2角6元7角+5角=7元2角
  9角+4角=1元3角5元9角+4角=6元3角
  9角+8角=1元7角1元9角+8角=2元7角
  通过纵横的对比分析,找到计算的共同特征:第一组先把几元变成几十角,然后再与几角相加;第二组先把几十角变成几元,再与剩下的几角合为几元几角;第三组得数都是1元几角,因为两个钱数相加以后大于10角(1元);第四组的得数都比第一个加数中的几元多了1元,因为两个几角相加以后大于1元。
  例二:
  第一组:1元-7角=()角第二组:43角=()元()角
  1元-5角=()角55角=()元()角
  1元-1角=()角39角=()元()角
  1元-4角=()角66角=()元()角
  第三组:50角-7角=()角第四组:5元-7角=()元()角
  60角-5角=()角6元-5角=()元()角
  40角-1角=()角4元-1角=()元()角
  70角-4角=()角7元-4角=()元()角
  通过纵横的对比分析,找到计算的共同特征:第一组先把1元变成十角,然后再与几角相减;第二组先把几十角变成几元,再与剩下的几角合为几元几角;第三组得数都是几十角,因为两个钱数相减其实就是几十减几;第四组的得数都比被减数中的几元少了1元,因为两个已经从几元中借出来了一个1元。
  7、自主练习
  第1题:先填出结果----解释结果
  第2题:教师不妨收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本题只读钟表上的时刻不会有太多困难,重要的是要通过此题使学生知道:圣火传递的意义及由来。还要可以补充谁传递的,路线图等等。另外把时刻之间连结起来一定要有情节,这些情节要靠教师提前收集资料并做整理。
  第3题:对于问题,不仅要知道结果,还应用算式会说明解释。如2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买一件可以买哪些,剩余多少钱;买2件能买什么,剩余多少钱?还可以提出如“买2件用多少钱”等,这个疸一是要用算式作解释,二是要能从中找到规律----2件最大38元,最少13元。
  第4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属相及家长的属相选择物品,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P43你知道吗?作为人民币认识的知识拓宽很有必要。除此之外,还可收集其它的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办成手抄报等等专版。
  P44课外实践:
  教师可作为一个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为商品、玩具定价钱。活动时可几人一组,1人当售货员,1人当顾客,2人当裁判看计算对不对,然后转换角色。
  P44我学会了吗
  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去调查这些物品的单价,可能调查结果不尽相同,教师可统一单价,然后以此单价为准展开学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6 12:32 , Processed in 0.07835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