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数学下册] 三年级数学教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4×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书。图片: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4=8(本),224÷8=28(本)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练习
  (1)(p.1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题: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p.12第3~7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 18:25 , Processed in 0.056228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