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一年级数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能正确解决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 口答。
  △ △ △ △ △ △ △ △
  ~ ~ ~ ~ ~
  (1) △有(  )个,~有(  )个。
  (2) (  )比(  )多(  )个,(  )比(  )少(  )个。
  小结:△和~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排,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比~多3个,~比△少3个。
  2.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明: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的方法。这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组织必要的复习,可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新课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二、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 出示情境,呈现问题。
  谈话: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我们先去看看红红和明明在做什么游戏。(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再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指出: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我们已经会解答了。那么,怎样解决“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揭示课题)
  2.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吗?
  再问:你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呢?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怎样做,再用花片摆一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小组内活动。
  交流:你们组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数出两种花片的个数,再比一比;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等)
  分小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指名演示。
  追问: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排?
  小结: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说明:通过师生谈话,巧妙地呈现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排一排”的内在需求。而让学生亲历“排一排”的操作过程,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了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提问: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我们也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方便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指出:当花片的个数很多时,用排一排、比一比的方法就不方便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列式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怎样列式计算?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交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就是求什么?(就是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要求13个比8个多多少个,就要从13个里去掉8个。)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 8 = 5(个)。
  让每个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全班口答。
  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小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
  [说明:通过“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有很多”的设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解答这一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分组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习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
  3. 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小小的游戏中竟然藏着这么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游戏吧。
  (1) 学生分组游戏:抓一抓,比一比,说一说,算一算。
  (2) 汇报交流。
  [说明:让学生亲历游戏活动,动手抓一抓,比一比,动口说一说,算一算,动脑想一想,再次体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过程。]
  4. 试一试,强化理解。
  出示“试一试”的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体会: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求20人比24人少几人,所以用减法计算。)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 - 20 = 4(人)。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问?
  5.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都可以用减法计算。
  [说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组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实际上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都用减法计算,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比较、推理能力。]
  三、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口述小猴和小熊采玉米的故事,出示情境图。
  (1)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3) 学生列式解答。
  2.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1) 学生说图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提问:题目中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 “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
  (1)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题意。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怎样想的?
  (4) 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小结: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都是求的什么?(都是求小兔和小熊跳绳的下数相差多少)
  4. “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个小朋友对话的情境。
  (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
  (2) 提问:你会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吗?
  (3) 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 提问:这些问题都用什么算式来解答?
  [说明: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
  四、 总结评价,内化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 开放练习,学会运用
  出示:我们班有男生18人,女生19人。8岁的有14人,9岁的有25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自由选择1~2个问题进行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4 20:35 , Processed in 0.07736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