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数学下册] 《我长高了》多媒体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三、教学难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四、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米"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但对于"米"这个抽象单位,体会到它的实际意义,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仍有一些困难,教材提供了一些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米,鼓励学生理解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并通过学生对米尺的观察,使学生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还安排了许多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义和技能。
  五、学生活动形式
  以小组形式进行,6-7人一组,课桌呈U字型摆放。
  六、学具准备
  每组1把米尺,1根长绳,2张练习纸。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老师出示课题和奖杯) 你们有信心吗?既然是测量大比拼,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二)展开活动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
  (1)量出1米长的绳子
  请大家量出1米长的绳子,做出记号,比比看,哪个小组量得又准又快。你们组量得既准又快,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吗?(两个同学拿尺子,两个同学拉绳,一个同学检查,一个做记号。)他们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能互相配合,所以量得又准又快,希望其他组能向他们学习,学会分工、合作,在第二轮比赛中争当第一。
  (2)量出2米长的绳子
  第二轮比赛,请合作量出2米长的绳子,做好记号,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检查测量结果。
  能说说你们组这次又是怎样测量的吗?学生可能会出现:1、1米后面再量出1米;2、把上次量的1米对折;3、重新量出2米
  你们认为哪种测量方法最好?总结:看来,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
  (1)大家先讨论一下,要想准确、快速地量出这3个数据,你们打算怎样分工合作呢?
  (2)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3)集体讲评
  请说一下,你们组的测量结果。如果碰到不完全一样,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测量实物时,都会出现一些误差,这是正常现象。
  3、联系生活,综合运用。
  (1)出示          小小体检表
  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表格需要测哪几项?
  回想一下,医生是怎么给你测身高的?学生可能会出现:
  1、头要挺直,不低头,不仰头。
  2、不把尺子拉的太松,也不太紧。
  3、手臂要抬平,不往前,也不往后。
  (2)小组分工合作测量。
  (3)小组汇报
  (4)进行健康教育
  出示制作好的身高统计表,这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做出的咱们班的身高统计表,观察一下,你可以看出什么?
  引导学生看对照表,我们量出了身高、头围、胸围,那怎样才能看出我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呢?老师这里有一张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课件出示) 同学们可以对照 一下,看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怎样?
  (三)课外延伸
  1、大家还想测什么?学习步长。
  那什么叫"步长"呢?步长就是我们平时走路一步的距离,从脚尖到脚尖的长度,或者是从脚 跟到脚跟的长度。(课件演示步长)知道了步长有什么用呢?放学后,试着量出从家到学校有多远?
  2、趣味延伸
  大家来看一幅图,观察一下,这讲了什么故事呀!(课件出示蚂蚁与蜗牛的赛跑图),现在它们分别跑了多少?你猜一猜,它们谁会赢?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8 11:14 , Processed in 0.0653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