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回复: 0

[数学下册] 小学一年级数学810的认识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a.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b.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
       
          c.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在这里,教师创设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没话可说?很自然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探究学习
       
          关于数“10”,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做许多奇妙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吗?
       
          [在这里,教师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问题,向同学们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会。体现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a.做与10有关的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左边5个脚趾加右边5个脚趾就是10个脚趾,10个同学可以组成一组,一桌酒席坐满刚好是10人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b.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10的位置与大小。
       
          a.尺子上的数字。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请同学把空格中的数字补上。
       
          b.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反过来
       
          ()<10
       
          c.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看屏幕回答问题。
       
          ◆10根小棒里有几个1根?
       
          ◆把10个1根捆成1捆,就是多少个10?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左边的1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1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把10个1与1个10的关系,以及同一个数字在组成的数目中,由于所在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数值,这样抽象的数学含义生动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设计是很有创意的,学生对10的数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10的分与合。
       
          a.情境引入(课件演示)。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从家里带了10瓶饮料并把它装到袋子里,可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10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10瓶饮料呢?
       
          b.想一想,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10的分与合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办法,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直接用类推的办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
       
          c.汇报不同的分法。
       
          根据汇报把分的结果通过点击,在屏幕上出现。
       
          d.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e.游戏:组成1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课堂作业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4.聪明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专家评析
       
          本节教学设计总的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游戏、多媒体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教师在设计时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能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对本节教学采用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如“10的认识”安排从旧知引向新知,从具体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逐步深入,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22:17 , Processed in 0.0691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