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数学下册] 《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
  教具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生:介绍 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1、 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学生思考
  学汇报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数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字。
  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特点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全班交流。
  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列举实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性质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做一做: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0 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学生试着读一读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汇报交流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相提问练习。
  相同点:每级都有四位,四位的顺序是个、十、百、千。
  不同点:每级表示的数目大小不同,即计数单位不同。
  探索新的计数单位
  独立完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说数位顺序
  同桌互相回答,再全班交流。
  使学会僧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03:28 , Processed in 0.07030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