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
[TD][/TD][/TR]
|
[TR]
|
[TD]
|
一、教学目标
|
1. 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
|
3.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
二、教材分析
|
1.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
2.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很多的经验,教学时不要把学生看做一张白纸,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
|
3.年、月、日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的进行探究,发现已有的规律,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4.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研究的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5.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
6.学生、学校状况分析
|
所执教的学生是天津市河西区一所寄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与新课程同行的这段时间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十分浓厚。
|
三、教学案例
|
㈠联系生活,激疑导入。
|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
|
生:2003年9月16日。
|
师:现在的时间是8点30分34秒。
|
师:想一想,在这几个时间单位中,哪些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
|
生:年、月、日。
|
师: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些什么?
|
生1: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
|
生2:不是每个月都是31天,还有的月是30天。(出现疑问)
|
生3:2月份的天数也不是31天,是28天。(出现疑问)
|
生4:我知道一年有365天。(出现疑问)
|
生5:我还知道有平年和闰年。
|
……
|
师:通过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
生1:一个月到底有多少天?
|
生2:什么叫平年?什么叫闰年?
|
生3: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闰年?
|
……
|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年、月、日)
|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唤起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回忆,使得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还可以从趣味性、生活性的角度着手。〗
|
㈡观察对比,探究新知
|
⒈观察2003年年历
|
⑴请学生拿出2003年的年历,完成2003年各月天数的统计表
|
[table]
|
[TR]
|
[TD]
|
月份
|
[/TD]
|
[TD]
|
一
|
[/TD]
|
[TD]
|
二
|
[/TD]
|
[TD]
|
三
|
[/TD]
|
[TD]
|
四
|
[/TD]
|
[TD]
|
五
|
[/TD]
|
[TD]
|
六
|
[/TD]
|
[TD]
|
七
|
[/TD]
|
[TD]
|
八
|
[/TD]
|
[TD]
|
九
|
[/TD]
|
[TD]
|
十
|
[/TD]
|
[TD]
|
十一
|
[/TD]
|
[TD]
|
十二
|
[/TD][/TR]
|
[TR]
|
[TD]
|
2003年
|
[/TD]
|
[TD]
|
31
|
[/TD]
|
[TD]
|
28
|
[/TD]
|
[TD]
|
31
|
[/TD]
|
[TD]
|
30
|
[/TD]
|
[TD]
|
31
|
[/TD]
|
[TD]
|
30
|
[/TD]
|
[TD]
|
31
|
[/TD]
|
[TD]
|
31
|
[/TD]
|
[TD]
|
30
|
[/TD]
|
[TD]
|
31
|
[/TD]
|
[TD]
|
30
|
[/TD]
|
[TD]
|
31
|
[/TD][/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