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数学下册]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梯形》教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46-4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梯形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设计理念: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特征,促进学生的思维;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些平面图形)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红色线段围成的是什么图形呢?如果学生答不出,告诉学生这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梯形。(出示教材插图)像上面这样的四边形是梯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认识梯形)
  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梯形特征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3、教学“试一试”
  4、认识等腰梯形
   同学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梯形?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请拿出刚才做好的梯形,你能不能量出这个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距离呢?动手画一画、量一量。
   梯形的各条边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先阅读课本第47页例题下面的一段话,并观察右边图,说一说梯形各边的名称及梯形的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底
  腰腰
  下底
  你能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吗?完成试一试。
  提问:第二个梯形高在哪里?为什么第二个梯形的高就是它的一条腰呢?
  像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出示等腰梯形)这个梯形与我们刚才做的梯形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学量一量书上47页中间的那个梯形。
  我们把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作品。
   学生讨论得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学生口答后独立操作并交流画法。
   学生阅读课本后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所画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学生动手量。
   
  因为梯形的一条腰与梯形的底相互垂直。
  学生测量。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判断哪些是梯形并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腰。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开动脑筋找一找,能在图形中找到几个梯形?看谁找的多?
  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拼出不同的梯形吗?拼一拼,再在小组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你把这个梯形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
  4、做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画出几个不同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画一画。
  5、做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按要求完成后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6、完成思考题。
  学生口答。
  同桌合作,尝试找梯形。
  学生拼好后交流。
  学生汇报。
  学生画好后交流各自画法。
  学生按要求操作后交流、汇报。
  学生口答。
  四、评价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梯形,你有哪些收获呢?
  评价总结。
  五、作业设计。
  练习与测试
  教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03:01 , Processed in 0.0573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