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数学下册] 四年级数学教案——《植树问题》简案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一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里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老师挺高兴的,这么多人,正好做一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生命,给这些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多种树!支持的,鼓鼓掌!谢谢!
  一、创设情境,出示问题(2分钟)
  1、揭示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生:间隔,米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课件出示课题:植树问题)
  2、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二、化繁为简,解决问题(26分钟)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全长100米,每隔5米等等
  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同学之间,手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生:头和尾各要种一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一旁看成一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几棵树?看谁想得快!
  生1:200
  生2:201
  生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验证。
  3、化繁为简(4分钟)
  师:是的,可以画图,模拟种一种,数一数,就能知道正确的答案了。
  师:(课件演示)请看,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路。“两端要种”,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大家看,种了多少米了?生:35米
  师:才种了3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
  生:1000米。
  师:这样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英雄所见略同,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方法是对的,但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课件出示: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3、举例验证(5分钟)
  师:比如:10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一点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找到规律了我们再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课件出示:100米--
  师:你认为取多少长的路,画图种树,比较好验证呢。
  生:5米,10米,15米,20米,25米。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长短不同的“路”,把它想象成“路”,行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10米,15米等等,现在请你用笔,独立在这些“路边”种树,并列出算式,把你的发现也写在纸上,开始。(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后,)
  师:把自己的发现,轻轻地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做好向全班同学汇报。
  4、反馈交流(如何操作还是一个问题)(5分钟)
  请一个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师:请你代表这组同学,把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规律,向全班同学解释一下。
  师生互动
  师:这空在这里是怎么回事?
  生:间隔5米;
  师:为什么是空了4个间隔?
  生:20米里正好有4个5米;
  师:怎么算出来的?
  生:20除以5等于4
  师:4个间隔数,空了4次
  师:这样种(板书:两端种),可以吗?)
  5、揭示规律(0.5分)
  师:运用化繁为简的解决策略,同学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树=间隔数+1)
  6、解决问题(3分钟)
  师:现在你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刚才复杂的问题吗?请独立列出算式。然后向同座说一说解决思路。(请一位学生板演,并说解题思路,老师追问:这里的200指什么,为什么要减1。)
  师:(指着猜想答案)当时你是怎么猜想到200棵的。
  师:虽然你猜测的答案是错的,但你敢猜想,证明你有学数学的胆量,正因为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才让我们走上探索之路,所以,我们得谢谢你!
  7、巩固练习(6分)
  (1)从王村到李村一共设有8根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2)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三、再度猜想,打通联系(10)
  1、过渡设疑
  2、形成猜想
  3、验证猜想
  4、得出结论
  5、打通联系
  四、拓展选择,辨别类型(3分钟)
  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有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
  (1)同学们排队跑步,队伍长4米,每两人之间的距离是1米,这队学生有多少人?
  1)4÷1+1=5(人)2)4÷1-1=3(人)3)4÷1=4(人)
  (2)一根10米长的木条,工人叔叔按每段2米长的标准来锯开它,需要锯几次才能完成任务?
  1)10÷2+1=6(次)2)10÷2-1=4(次)3)10÷2=5(次)
  (3)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街道一边一共有几个车站?
  1)12÷1+1=22(个)2)12÷1=20(个)3)12÷1-1=9(个)
  五、丰富背景,遗留问题。(1.5分钟)
  师:其实,同学们的收获才刚刚开始。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条直的线,点的数量与间隔数之间有一定规律;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方阵;如果,多个点等距离排列成一个圈,或等距离排列成其它形状,这里面蕴含着更深奥的数学,期待同学们去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16:05 , Processed in 0.0397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