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植树问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材设想
  《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第八册的“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是简单的“植树问题”。
  之前的某日,我在区研发中心四年级资优班上课,内容恰巧也是《植树问题》。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面对来自全区各校优秀的学生上“植树问题”,学生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的是班级的所有学生,我又该怎样去运用教材让全体学生学得最为有效呢?
  这是一个挑战,于是决心尝试。
  教学分析、目标制定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
  《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
  知识性目标: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过程性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设教案
  课 题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教具 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公告:
  南教学楼到操场的有一段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侧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方案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
  (1)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2)小组交流,说明设计方案及理由。
  (3)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上来“种一种”。
  (把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二、发现规律
  1.师提问:第一种方案为什么是5棵?
  2.请学生举例验证“间隔数+1=棵数”。
  3.揭题:看来植树中间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应用规律
  1.基础练习:
  如果在我校操场的一侧种树,如果每隔8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
  2.联系生活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像植树问题的现象有很多,你能举例吗?
  师:金老师也找到一些,请大家试一试。
  l   四(3)班28人做早操,排成2列纵队,每2位同学的距离是1米,从第一位同学到最后一位同学的距离有多少米?
  l   晓宏回家每走一层楼就有12个台阶,共要走72个台阶,晓宏住在几楼?
  3.分层练习
  A组: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B组: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6只红灯笼,再在每两只红灯笼中间挂了2只黄灯笼,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
  (1)选择一题,独立解题。
  (2)找好朋友或者选择同样题目的小伙伴交流。
  (3)集体交流。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0 20:12 , Processed in 0.07622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