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数学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5: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重温故事,感受替换策略
  课前游戏导入:
  1只大象→两只小熊          一只小熊→2只小马
  4只小马→2只小猪           2只大象→(   )只小熊
  ……
  一、初步探索——倍数关系的替换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都用到了什么策略?揭示“替换”,板书:替换
  可别小看这个"换"字,交换的换,替换的换,就是这个换字,它却是蕴涵着一种的数学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就有位7岁的孩子使用了这种换的方法,演绎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被传为一段千古佳话。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故事:电脑播放曹冲称象动画。
  提问:曹冲中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 他将大象替换成了什么?你能联系上面情节讲一讲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小结:曹冲用石头代替大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替换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策略能不能用到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呢?
  【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替换策略的具体应用,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课堂,  既能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有助于学生提取替换策略,又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8 04:50 , Processed in 0.06007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