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8|回复: 0

[数学下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计划(北师大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4: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期我班有4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
          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具体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4
          第二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4
          第三周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4
          第四周     认识图形                   4
          第五周     认识图形                   4
          第六周     认识图形、小数乘法         4
          第七周     小数乘法                   4
          第八周     小数乘法                   4
          第九周     观察物体                   4
          第十周     小数除法                   4
          第十一周   小数除法                   4
          第十二周   小数除法                   4
          第十三周   小数除法、游戏公平         4
          第十四周   认识方程                   4
          第十五周   认识方程                   4
          第十六周   认识方程                   4
          第十七周   总复习                     4
          第十八周   总复习                     4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15 19:55 , Processed in 0.0549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