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回复: 0

[数学上册]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4: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 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 ———— ,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
  上衣   ————————————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线段图,问号为什么标在这儿,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18 08:27 , Processed in 0.06095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