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山奇石》(五、六年制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8、19课)是一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教材。教学时,应以图悟文,由文生图,图文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趣
  新课开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名山吗?(生答后师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介绍黄山的课文,题目叫《黄山奇石》。(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哪些问题呢?(黄山在哪里?黄山是怎样的?黄山的奇石又是怎么样的?)学生为了弄懂这些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情趣。
  二、看图识文,训练观察
  当学生进入急切求知情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彩图的作用,借助画面中的具体鲜明的形象,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启发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了解图意,感知文意,具体可这样引导:首先观察第一幅黄山整体景观彩图,提示学生边看边想:图上画了些什么?这个地方的风景怎么样?使他们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一派壮美秀丽的景色;然后分别观察第二、三、四幅黄山“怪石”的彩图,启发学生从整体入手,看看每幅图上的主要景物像什么?次要景物有哪些?如观察第二幅图时,可问学生: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你们说,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教师再指着远方起伏的山峦,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清晰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样子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生:仙桃石)。每幅图都看完了,再让学生一幅一幅依次连起来观察一遍,了解它们与整个黄山景观的联系,初步感知那些怪石的确十分有趣。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意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通读课文,边读文边对照彩图,了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哪几段和彩图相对应?分别和哪幅图对应?哪些段没和彩图对应?
  三、图文结合,训练语言
  图文结合,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教好看图学文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看懂图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即引导他们图文对照,逐段细读课文,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围绕“这段课文是怎样介绍第一幅彩图的”这个问题进行引导:
  ①指名读这段课文,并思考这段写了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②理解第一句着重明确:
  A.黄山在哪里?(出示地图,找位置)
  B.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学生说“风景区”,“区”字前面还可以搭配什么词是指什么地区的?如:游览区,住宅区等)
  C.我国的风景区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学新词“闻名”)句中的“中”和“外”各指哪里?
  ③理解第二句主要弄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7 11:30 , Processed in 0.0592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