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为狼和小羊续尾巴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吃小羊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尽管小羊把狼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狼还是蛮不讲理地向小羊扑去。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一个学生向老师问道:“老师,小羊到底被狼吃掉了没有?”
  还没等老师做出回答,一位小男孩抢着回答道:“狼那么凶狠,当然小羊被吃掉了。”
  另一位小男孩反驳道:“书上又没说小羊被狼吃掉了,你咋知道的?我说小羊跑掉了。”
  班里顿时热闹起来,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狼吃掉了小羊;一派说小羊善良,但也很机智,想办法战胜了狼,终于脱离了危险。两派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各执己见,不肯让步,班里像开了锅。
  老师并不急于表态,他沉思了一会,又认真地看了几遍课文,认为课文在这里没有明确地交待结局,为的就是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何不“将计就计”,设计一堂作文课,让学生给课文续上一个结尾?
  待同学们争论一阵之后,老师说:“课文中确实没有写出小羊到底是被吃了还是脱险了,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篇课文续上一个‘尾巴’。看谁的‘尾巴’编得合理,有说服力。”
  同学们对老师的这一安排很感兴趣,课后悄悄地做着准备,都希望拿出个“一鸣惊人”的“尾巴”来。
  最后,老师让学生亮出自己为《狼和小羊》续上去的“尾巴”。
  一位学生说道:“小羊在狼扑向它的时候,勇敢地跳过小溪,狼看着哗哗流动的溪水,摇摇头走开了。”
  另一位学生说道:“小羊勇猛地向狼一头撞去,狼没有防备,跌进了溪水里,小羊乘机逃走了。”
  还有一位学生说:“小羊见恶狼扑来,掉头就跑,一边大声呼喊‘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闻声赶来,赶走了狼,小羊得救了。”
  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小羊大声呼喊救命,附近的牛伯伯、马叔叔急忙跑了过来,狼夹着尾巴逃走了。”
  ……
  虽然还有的学生给课文装上了一条悲哀的尾巴,让小羊最终成为狼口中的牺牲品,但大多数学生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和“好有好报”的善良愿望,包括原来一部分“吃掉派”的同学,都让小羊安然脱险,给课文续上了一个美好的结尾。
  然而,同学们的所想、所“续”是否都很合理呢?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让他们说自己的看法,之后进行修改、誊写。
  一堂小小的说写课在快快乐乐中结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6 19:23 , Processed in 0.04544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