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语文下册] 《争论的故事》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全文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盛老师讲故事。
  第二部分主要写感想。通过学生之口说明故事寄寓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时机,不要因无谓的争论浪费时间。
  课文有两个显著的特色:
  1、借事说理。叙事的部分虽然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但归根结蒂争论是为揭示哲理服务的。
  2、大量运用人物语言,以对话推进故事发展。全文只有首尾两个自然段是客观的叙述,其他文字均为人物语言。以“讲”代“叙”,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性。
  我针对本文的特点,取得了以下的教学效果:
  师问:兄弟俩为什么没吃到大雁?
  生:是因为他们争论浪费了时间。
  师:课文哪一部分写了争论这个故事。
  生自己读
  分角色读兄弟俩的对话
  生:因为他们在争论。
  生:这样就白白地浪费了时机。
  师:什么时机?
  生:射大雁的时机
  师:什么时候?
  生:大雁飞过头顶的时候。
  这篇课文并不难理解,主要能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紧紧抓住兄弟俩为什么没吃着大雁来讨论,学生的目标明确里,再又争论想到没有抓住时机,白白浪费了时间。
  师设计填空:哥哥的理是什么?弟弟的理又是什么?从而理解什么叫“不以为然”。
  师生分角色读兄弟俩的对话后,设计:
  师:烤着吃好。
  生:煮着吃好。
  师:烤好。
  生:煮好。
  师:烤。
  生:煮。
  设计这样两个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就能把词语读懂了,读通了。通过朗读、讲故事、表演,学生的参与面广,各类学生都有收获。他们都懂得了做事一定要抓住时机,并能积极从身边的事做起。
  师:哥哥弟弟看到飞得无影无踪的大雁会怎么说?
  出示填空:哥哥------地说:“。”
  弟弟------地说:“。”
  这个设计,将故事的主题再一次得以延伸,将故事的中心更加明确,道理更加深刻。[
  通过教学,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最后的拓展练习还不够贴近实际生活,这样的事例比较难找。
  2、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插图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30 07:56 , Processed in 0.06118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