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燕子过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理解“不分昼夜”、“疲倦”、“崇敬”、“沉重”等词意。
  ②住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艰难。
  ③句式:初步掌握三句话合成一句话练习。
  ④能正确找出一句话中的三对反义词。
  ⑤知道文中第三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2. 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及说话、朗读能力。
  ③ 培养学生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说话的能力。
  ④ 培养学生准确用词,说话得体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爱护小燕子等幼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的句子。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练习)、小黑板、录像机、彩电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过海》,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看看海。  (录像,感受大海)
  2. 引读: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通过录像感受)
  过渡设疑:同学们,我们来试相一下,燕子要过这茫茫大海会遇到什么困难?
  ……
  导:可见燕子过海十分不容易,所以作者在最后说——
  (二) 教学第四节
  1. 齐读
  2. (小黑板出示)本段,标点教学
  3. “目的地”指哪里?
  句式:“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别伤害它们?(自由说→抽说→同桌互说)
  4. 有感情地读文
  过渡:文中哪几节具体写出了小燕子的辛苦和艰难呢?
  (三)教学二、三自然段
  指句读2—3节。
  A. 第二节
  1. 燕子过海,“海”指哪里?从哪一节知道的?
  2. 小组读第2节,用“ ”划出燕子过海的句子。
  3. 投影出示:
  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① 从哪些词中看出过海非常辛苦、艰难?
  (南方→北方 不分昼夜)
  α.查字典“昼” 理解“不分昼夜”
  ь.为什么要不分昼夜飞?(体会过海艰辛)
  ② 找出句中3对反义词(完成作业)
  (  )——(  )  (  )——(  )   (  )——(  )
  ③对比读,体会该句应读慢还是快。
  过渡:燕子没日没夜地飞呀飞,这群勇士最后怎样了呢?
  B.第三节
  1. 默读第三节
  思考:①标出文中有几句话,每句分别写了什么?
  ②这节按什么顺序写的?(找标记)
  2. 回答上述思考题
  3. 选词填空 (投影出示)
  ①燕子一定是 太 疲倦了。
  非常
  ②燕子像雨点一样 飞 到我们的船上。
  落
  ③燕子 伏 在甲板上休息
  落 (动作:伏)
  а.选词 说说理由(更能说明疲倦)
  ь.②句中,把(   )比作(   )。(多快)
  с.齐读①、②、③句
  这3个句子讲谁?(燕子)
  谁能把3句话合成一句话,意思不变,怎样连?
  d.讨论→指名说(注意标点的变化)
  е.完成作业
  f.对比读
  男生读3句,女生读合并后的句子,体会异同。
  4. 休息后,燕子又怎样了呢?
  ① 句式:“有的……有的……”(展翅 停止呼吸)
  ② 在文中用“· · ·”找出描写水手心情的词。
  (水手为什么心里会感致电崇敬,又为何沉重?)
  ③ 从哪里还可看出水手对燕子的爱。
  (四)整体感知
  1. 随录音读文
  2. 学了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假如你是水手,对远飞的燕子有什么话要说?
  3. 小结。
  对,正因为这些燕子是那么勇敢、坚强,它们横穿大海是那样辛苦、艰难;燕子又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面对燕子——请不要伤害它们吧!
  六、教后感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的理解,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上下功夫。离开具体语言环境,而空讲思想内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解词析句、读读议议,既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又受到了文章感情的陶治,同时也提高了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种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既优化了过程,又提高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9 13:35 , Processed in 0.0531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