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语文下册] 《望庐山瀑布》简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二、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识字,通过读感悟大自然的美。
  三、教材说明
  本课是两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运用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而杜甫的《绝句》,则别有一番景象,另一种情怀。诗句朴实自然,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吟诵,感受到这两首古诗的不同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识字、读书,读中感悟。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前面我们学过了两首古诗,是哪两首,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两首新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又有什么样的收获。(板书课题)
  2、介绍诗人,激发读大诗人诗作的热情。
  李白、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他们两个漫游祖国的山山水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你们读过他们的诗篇吗?还想读他们的作品吗?(板书课题)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
  1、读一读:自读古诗《望庐山瀑布》,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诗句,试着自读自悟。(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庐
  紫
  川”的音,区别“庐”和“炉”两个字的读音和字型,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识记生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2、看一看:边读边看书中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和同桌议一议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到云雾缭绕,瀑布像从天上流下来的一条河,感受大自然的美。
  4、画一画: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三、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小组交流。
  教师引导:李白看了庐山的瀑布,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你们看了书中的插图,读了古诗有什么感受?快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交流: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再提出不懂得地方,先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2、展示图画。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读出适当的语气。(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四、再读诗句,感悟瀑布的壮观。
  1、教师范读。
  2、自读、小组合作读。
  3、配乐配画,入情入境诵读。
  五、游戏感受古诗中的对仗
  1、回顾以前学过的对对子的课文。
  2、找朋友:香炉——挂前川瀑布——生紫烟
  银河——三千尺直下——落九天
  六、启发感悟
  使学生感悟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七、课内积累运用
  1、进行朗读、背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朗读古诗比赛,评出优胜者,大家议一议,他们为什么获胜。
  2、自荐参加背诵比赛,并评出几名优胜者。
  3、指导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
  板书设计:
  19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瀑布:飞流直下银河落九天(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9 02:20 , Processed in 0.0393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