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语文下册] 《雪儿》四、五自然段教学实录及评析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雪儿”与“我”相依为伴,但最终“我”还是送走了雪儿。先让我们来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师: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
  生:我读懂了“终于”这个词说明了“雪儿”养伤的时间很长。
  生:“终于”这个词说明了“我”盼望心切。
  生:“终于”这个词还说明了“我”很高兴。
  师:一个词语读出了几种含义,大家真爱动脑筋!
  生:“啊,我为雪儿欢呼!”从这一句我看出小作者很惊喜。
  师: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为雪儿欢呼?
  生:雪儿会飞了!
  生:雪儿,你恢复自由了!
  生:雪儿康复喽!
  生:雪儿,你可以重返蓝天,自由翱翔啦!
  生:雪儿,你又能当一名出色的“蓝天信使”啦!
  生(唱):雪儿展翅飞,哪怕风雨淋!(掌声)
  师:大家说得多好!请加上动作,为“雪儿”欢呼吧!
  (生兴趣盎然,自由欢呼)
  生:我还读懂了“雪儿”的飞行姿态轻盈、美丽!
  师:从哪儿看出来?
  生:(感情朗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生:(突然站起)老师,我有个疑问,“雪儿”真能划弧线吗?
  师:谁能开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
  生:雪儿飞行速度很快,姿态轻盈优美,就好像在蓝天中划了一道弧线。打个比方吧,就好像在蓝色的纸上很快画了一道白线。
  (众生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师:一语中的,的确聪明!
  师:老师来读读这句话,请大家闭眼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师范读课文,生闭眼想象。)
  生:我仿佛看到雪儿迎着春风,在蓝天中展开雪白的双翅,尽情飞翔。
  生:雪儿的飞行动作真像划了一道弧线,太美了!(生自我陶醉)师:如果你是雪儿,你会怎样飞翔?(学生纷纷做动作)
  师:大家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雪儿飞行优美潇洒,它的伤已痊愈。可以放飞了。
  生:对!这也是我要放飞雪儿的原因之一。
  生:我还读懂了雪儿会飞了,小作者十分高兴,也很激动![
  师:好,请大家带着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这是我和雪儿分别时的情景。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学生自由读文,思考)
  生:我从“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望望我,然后向蓝天飞去”等词句看出雪儿舍不得离开我。
  师:从雪儿咕咕的叫声中,你听懂了什么?
  生:小主人,感谢你为我敷药疗伤,感谢你多日的悉心照料。
  生:这儿就是我的家,我还会回来和你一起看蓝天白云。
  生:大恩人,是你救了我,你的大恩大德,我永远铭记。
  生:我真舍不得离开你,我多想再陪你一会儿,无论飞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生:好人有好报,你一定会早日康复,去欣赏外面那明媚的春光的。
  生:好人一生平安,祝你健康愉快!
  生: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当一名出色的蓝天信使。
  师:从我的语言、动作中,你能读懂什么?
  生:我从“喃喃说道”、“轻轻捧起”这两个词看出小作者也舍不得雪儿离开。
  生:我从这一自然段看出小作者希望雪儿能重返蓝天。
  生:所以说小作者的心情很矛盾,也很复杂。
  生:我从小作者的语言中看出雪儿会飞后,他很高兴,也很欣慰。
  师:雪儿与“我”情真意切,请读好这一自然段。(学生读文、汇报)
  [点评]
  1、自主探究,平等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本案例中,师生围绕“我送雪儿”这一问题展开教学。教师善于创设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自主进行研读,积极参与探究,获取真切体验,积累对话底气。在此基础上,师生间、生生间多向互动,交流信息,在对话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对话中不断创生新的知识。
  2、以读代讲,激励创新。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学中,老师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没有细致深入的讲解,也没有“独具匠心”的点拨,有的只是充满期待的眼神,发自内心的赞美,甜美灿烂的笑脸。让所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宽松愉悦的情感活动中,读书,内化,积累,体验。从儿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和发言中,我们知道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是真实的,多元的,独特的,也是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它是一支创新的“火把”!它是一股清新的“春风”![
  3、移情体验,启发想象。
  “入境始与亲”。教学时,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进入角色,移情感受,获得体验才会更加深刻。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如果你是小作者,会怎样为雪儿欢呼?”、“从雪儿咕咕的叫声中,你听懂了什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想象,说话,真切感受
  “我”与“雪儿”之间的深厚情谊,从儿,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想象能力,体验美好品格。正如新课标所言:“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19:58 , Processed in 0.0395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