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语文下册] 《鹬蚌相争》简案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2、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能自编自演课本剧。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重点目标: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难点目标: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生猜。)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
  二、实施目标:
  (一)、初读。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他读的正确吗?
  3、读词:
  鹬
  “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呀?(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能比老师写得好!(实物投影展示两个。)
  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
  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夹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
  能把这四个词都用上,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夹鹬。)
  过度:鹬和蚌之间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
  (二)、读故事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鹬和蚌的话应该怎样读呀?
  2、同桌试着读一读。
  3、指一组读。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再指一组读,评读。[
  4、同桌再练着读读,可以加上表情、动作。再指读。评价:从你的表情、动作老师看出来了……男女生读。
  5、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可让谁,结果怎样?
  6、把这则寓言再完整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三)、明道理
  1、问:谁还想读?谁这只鹬?你就是这只鹬,你就是这个蚌。老师给你们旁白。其他同学,咱们要看动画片喽!
  2、问:你们笑什么呢?(指名3——4人。)
  3、动画片挺好看的,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组自编自演。看那组分工快,合作的好!
  4、指1组演。(要有所拓展,让渔夫说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对他们谁说些什么?(指导:光批评他们也不行呀,还应该告诉他们错在哪。)师对鹬和蚌:听了他们的提醒,你想说些什么呀?
  4、出示图:假如,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了出来,有一天,鹬和蚌又相见了,他们之间会怎样说?渔夫又来了,他们又会怎么做?
  5、看来他们也明白了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再读这个小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延伸
  1、这个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这是原文,读一读吧!出示原文读一读。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三、总结: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会更多。
  四、作业:续写鹬蚌相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5:58 , Processed in 0.03777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