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语文下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2、教师推荐的网页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
  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打开书第96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同学们,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仔细看看吧!(轻声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走)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课件理解“波涛汹涌”,学写“涛”字
  B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海底的发光鱼
  C(轻音乐)听老师读这一段,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种奇异的景象。
  D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在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潜水员们,咱们再潜入神秘的海底去看看,你还发现些什么?
  (2)“――窃窃私语―――”(声音)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跟你的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B动物们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呢?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播放课件)
  C你们听到各种声音了吗?有的像蜜蜂一样……那是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哪!
  D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窃窃私语的语气来。指名读,评价。
  E师生接读。(出示课件)
  F海底里静中有声,多么奇异啊!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再打开你们的慧眼去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4)动物的活动方式……
  A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请画出来。(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
  B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再演一演。(课件演示)
  (5)海底的动物们多么有趣呀!还有哪些潜水员有更新的发现?齐读植物、矿物(5、6段)
  3、小结
  可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其实,海底世界并不止是这些,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洋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上网去了解更多的海底知识,探索更多的海底奥秘。
  (四)、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1、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学习网(网址 44 (49.42 KB, 下载次数: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04:43 , Processed in 0.045191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