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三味书屋》片断赏析:“身入”课文 体验情感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流程:
  教师:现在同学们都是小鲁迅。自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是那是一件件什么事情是你难以忘怀?
  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看那位小同学更像小鲁迅,可以把第三自然段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
  指名读课文。
  教师:同学们,假如你们都是小记者,你们听了他读书后,想一想该提些什么问题?小鲁迅,你也思考思考,大家会给你提些什么问题呢?
  (我在这儿设计了答记者问的形式,学生感到很新颖,于是学生就可以投入到学习之中,便于学生“身入”)
  学生甲:鲁迅同学,我想问一下:你是一个用心学习的好同学,成绩也很优秀,可是为什么你上学经常迟到呢?
  小鲁迅:我也不想迟到,可是,我的父亲有病。我没有办法呀。
  学生乙:你的父亲有病与你上学迟到有什么关系?
  小鲁迅:我要给我的父亲去买药。同时,我家里很穷,我还要把家里的物品拿到当铺去换钱。然后再到药铺去拿药。
  (小记者的这两个问题,联系很密切,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恰巧可以解决本文的一个重点)
  教师:看来鲁迅上学迟到是有原因的。并且他把家务事做得很好,主动承担了家里的事情,值得同学们学习。
  学生丙:你是有原因的,是可以理解的。你当时感到委屈吗?
  小鲁迅:有一些委屈。
  学生丙:可是,你怎么不告诉寿镜吾老先生呢?他就不不会批评你了?
  小鲁迅:我虽然感到委屈,可是我还是认为自己有错,上学就不应该迟到。我当时在心里想:我以后上学要早到,永远不再迟到。
  (在这个过程中,小记者能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心理,理解人物的品质。)
  总赏析:
  1.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学生分别扮演小记者和小作者的形式,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这样可以让全体学生“身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这样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是理解文章中心的一种好形式,这部分的第二个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18:41 , Processed in 0.03776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