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鸟的天堂》片断赏析: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生疑”能力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例】六年级《鸟的天堂》
  师:“鸟的天堂”是指什么?
  生:大榕树。
  师:几棵大榕树?
  生:一棵。
  师:是的。可是课文中却有两处这样写道:①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②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师出示写有这两个句子的小黑板)看了这两个句子,是否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生:课文中榕树只有一棵,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
  生:还有,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才可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独木不成林,怎么可以把一棵树叫作“树林”呢?
  师:同学们真善于提问,那么能不能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评析】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生疑”。
  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课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03:42 , Processed in 0.04436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