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船长》关于“生成”的话题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船长》的第二课时上。学习“自救”这一部分时,学生找出了认为值得深入思考的句段,并在“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中感受到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保护妇女儿童的人性美以及舍己救人的美德。接下来照学生找出的句子,就该具体理解“……有个伟大的灵魂……”一句,具体感受人性美。
  这时,一个平时挺调皮的学生自己站了起来,大声叫道:“老师,船长很厉害,还要杀人呢。”另一个学生斜了他一眼,不屑地说:“船长不会真的杀人的。”这学生不服气地嘟囔了一声:“杀人狂。”听着这段突如其来的对话,我突然想,这个地方对认识船长的另一个性格特征“果断”有很大的作用,何不挖掘一下?于是,我就问大家:“你们觉得船长的做法对吗?”学生一时愣住了,接着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见大家都很茫然,我便抛给全班同学一个问题:“船长是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吗?请大家仔细阅读相关自然段,并联系当时的情形好好想想。”
  过了一会,许多手举了起来。经过一番议论,大家都认为船长会这么做,因为当时的情况太危急,太混乱,如果男人们没有遵守秩序,女人们不但不能得救,而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要想男人们遵守秩序,船长就必须严惩不怠。见他们认识到了船长做法的必要性,我就问:“从这一做法中,你对船长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们都说:“船长处理事情果断,有魄力。”接着我们就这一部分进行了朗读,学生们将船长这一人物的镇定果断读得很好。
  这一插曲即将结束,我又提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对船长有了新的认识,这很好。如果在刚刚的讨论中,能够结合课文中的相关句段进行分析,那样就更具说服力,更象个小评论家了。下次议论时,大家别忘了我们的课文啊。”同学们都点点头。
  在我的备课中,我没有备到这点。但在上课前的教学思路回顾中,我想:教参中说本课着重体会的是船长的舍己为人和镇定自若,但船长身上仍有其他的优秀品质也不必忽视。尽管教师不需累赘罗嗦,学生能自己体会出来是最好的了。当时我对船长身上所焕发出的人性美很感兴趣。殊不知,课堂中的一个小风波生成了这样一个机会。看了许多关于辨“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的关系的文章,感觉有价值的生成的确是促成精彩的好机会,我愿积极尝试,也希望各位不吝赐教。盼跟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14:19 , Processed in 0.0578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