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语文下册]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
  2.导读
  庐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给它。先总体概括了作者对庐山的感受。
  3.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4.此时此刻,仿佛你已经升上了云端,驾起了云雾,在天上行走,进入了仙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寻找“腾云驾雾”的感觉。
  5.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这一节有几句话?
  2.自渎第二小节,这段话写了云雾有什么特点?找出中心句,用“”画出。
  3.为了介绍云雾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来进行描写的?(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运用了比喻、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云雾的不同姿态)是啊,庐山云雾真美!
  4.小结:作者为了说明庐山云雾的特点,先总写“云雾千姿百态”而后再从“山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之间”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进行具体地描写,我们称这种构段方式为“总----分”关系。[
  5.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
  6.讨论学法:
  出示: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三)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四)检查自学情况,讨论交流。
  庐山的云雾一会儿时间就千变万化,一会儿一个样,“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刚刚还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瞬间就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赞美了庐山的云雾变化之快。
  过度: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无数游人流连往返。
  (五)齐读最后1自然段。
  为什么庐山会让人流连往返呢?(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三、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诵
  2.练习背诵
  四、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03:01 , Processed in 0.04096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