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片段教案——《秋游景山》感知.积累.运用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例】四年级《秋游景山》
  第一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段话中的“映衬” 这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能告诉大家,“映衬”是什么意思?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映衬”就是“衬托”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字典里查出来的。
  师:那“映衬”“衬托”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它们讲清楚?
  (此时学生感到困难,无人举手回答。)
  师:看来要真正学懂一个词语,还不是查字典那么简单,还得读读课文中的句子,找出课文中是什么“映衬”什么。
  (学生开始细读课文,然后纷纷举手。)
  生:是茂密的树林“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
  师:(出示“万春亭”的小图片)这是什么?美吗?
  生:万春亭。美。
  师:(出示“树林”的大图片)这是什么?
  生:茂密的树林。
  师:(演示:用“树林”的大图片作背景,把“万春亭”的小图片放到背景上去。)你们觉得这“万春亭”怎么样了?
  生:万春亭好美啊!
  生:万春亭比原来更美了。
  师:对了,像这样一种事物在另一种事物的对照下,更突出了,更美了,就叫做——
  生:(齐答)映衬。
  师:(出示课文句子: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并且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生: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把红柱黄瓦的万春亭映衬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①(什么)在(什么)的映衬下 ————②在(什么)的映衬下,——③(什么)映衬着(什么),——④(什么)把(什么)映衬得——。这是“映衬”的四种用法,下面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来说一个句子。)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相当热烈。)
  【评析】
  这个训练克服了词语教学中重抽象释义,轻形象感知的积弊,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借助形象的图片演示和句子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领悟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整个训练经感知理解为起点,以积累为手段,以运用为目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实乃词语教学的“高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但准确了解学情,而且还能充分展示学情,抓住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教学的契机,细致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9 11:10 , Processed in 0.04427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