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回复: 0

[语文下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九(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平台:
  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读议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出发,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分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防止学生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相机引导,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无论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学生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不能和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进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现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一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9 04:46 , Processed in 0.04219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