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回复: 0

[语文下册] 《军神》教学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军神是一篇讲读课文,它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的感人故事。课文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描写,以沃克医生为线索,通过沃克医生的几次问话,和刘伯承简短而有力的回答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另外又以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来衬托刘伯承同志的坚毅,使文章更加大动读者,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不禁油然而生对刘伯承同志的赞叹之情。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采用以读为本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从而突出其军神形象。为此,我制定了以读为主线的环节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初读质疑。
  初读时,我要求学生从释题入手,感知全文,并启发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多个问题:“军神”指的是什么人?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另外,要求学生想想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学生通过初读,已经大概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同时也碰到了不少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并不急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配乐范读,使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听着感人的故事,感受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场面,把学生带进故事情景中。然后不问题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释疑。同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为什么课文以军神命题?为什么说刘伯承将军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通过这样的创设质疑情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内心情感被驱动起来了。
  三、精读细品,披情入文
  阅读是一种对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情感活动,在阅读教学中,不光学习字、词、句和篇章结构,更应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又一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文以载道的理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细读领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读中融情。
  如教学“为什么说他是军神”时,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朗读:
  1.想象画面,入情朗读。我先启发学生想象。入境:(1).当时的场面怎样?(2).你站在手术台前看到什么?让学生置身于宽敞.静寂的手术室里,在紧张.忙碌的场面中看到一个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在施行手术时强忍疼痛.但又精神十分清醒的感人画面,指导学生用舒坦.平静的语气说刘伯承的话,而指导学生谈谈克医生的话则用疑惑,关切和充满敬佩的语气去朗读。[
  2.推敲词句朗读。文中描写刘伯承忍受痛苦是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来表现的。如:“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章,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章居然被抓破了。“和”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等词句,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深入推敲:他动手术不使用麻醉剂,超出了一般人的毅力,非常了不起,他不仅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军人,更是一位军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特点,我一直使学生一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初读、范读、精读三个环节,一环扣一环,以读为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辨解疑难。在朗读中感悟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6:03 , Processed in 0.05461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