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语文下册] 评周文艳老师执教的《石榴》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文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石榴》,这是一篇写物的文章,是作者通过优美的文笔,按照石榴的生长过程来描写的。重点就写了石榴树的花和果。
  周老师的这堂课,舍去了写花的部分,重点抓住石榴果进行了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听了周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们最深的感受是“实”。
  一实,朗读指导落到实处。
  一方面,周老师在这堂课上,采用了指导读、师生接读、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一直处于“乐读”状态;另一方面,周老师抓住重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的品读课文。如文中写熟透的石榴时,主要写了石榴的笑,老师让学生找出石榴笑得怎样。“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然后让学生看看文中插图,读读词语,读读词语,再看看图,图文结合来体会石榴的高兴。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读好这些词语就能体会到石榴的高兴。不但指导了朗读,同时也授于了方法。使朗读指导落到了实处。
  二实,写作指导有实效。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这堂课中周老师设计了“品尝一种水果,并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的练习,通过借鉴模仿构段方式的写法,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这个练笔,其实也是课后练习的第5题。郝敬华老师曾说过:“课后作业题是每篇课文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周教师对本党课的目标定位是非常准确的。
  在指导写作时,周老师扶放有序,在总结第四段写作方法后,先由老师出示水果实物——香蕉,通过老师的语言,引导学生一起观察香蕉的样子、颜色,品尝香蕉的味道,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带来的水果。这时,学生就有话可写了,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写作指导的实效。
  三实,课堂评价真情实意。
  现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无论学生回答地精彩与否,教师总是说“好极了”,“棒极了”,很有一种哗众取宠的味道,在周老师的课上,我却看到的是一种真情实意的流露。如有一位学生在读“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这句时,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完全表达出来,这时,周老师的一句“听了你朗读,老师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给了学生很高的肯定,这是出自老师的肺腑之言,是真情实意的表扬,也是该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2:27 , Processed in 0.04351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