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回复: 0

[语文下册] 《沉香救母》教后谈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今天的语文课上的内容是《沉香救母(一)》在读过第一小节后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于是引出第二小节的学习。
  师:是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找找有关句子把它划下来。
  生:(自读后找句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找到的句子再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
  生:(朗读句子。)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沉香没有见过他的妈妈?
  生:他的妈妈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底下。(朗读没有感情)
  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他妈妈的善良与美丽?
  生:(仅前半句读出了感情。)
  师:没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嘛?谁再来?
  师:你喜欢二郎神吗?为什么?那该怎么读?
  师:读得真棒,把你对课文的理解都读出来了,真了不起啊!
  师:听了爸爸的话,沉香心情怎样?他难过什么?他又气愤什么?
  ……
  师:说得真好。所以,他——
  生:(接读)狠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师: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所以他——
  生:(再次接读。)
  师:有点着急了。所以他——
  师:沉香是怎么问他爸爸的呢?谁愿意和我演一演?
  表演前,告诉学生他们是导演,要给我们提意见,给建议,帮助我们把它演好。表演时,教师不时地设置一些障碍请学生自己来解决,比如说,在表演的学生开口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教师便故作迷茫:“我该怎么回答?”学生马上给出建议:“你不用回答,只要叹口气就好了,因为书上说‘爸爸叹了口气没有回答。’”在“小沉香”又一次发问的时候,设问:“我要回答他吗?”学生反映很快:“不要,因为书上说‘沉香再三追问’,意思就是说反复问了好多遍,问到爸爸没办法了才回答的。”在小沉香反复追问了好几次后,有学生给我建议“顾老师,你可以回答了。”“哦,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该怎么回答呢?”
  在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是一位导演的时候,他们很乐意去深入了解课文,解读文本,把自己读懂的,用于指导表演者的表演,而此时的老师也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通过表演学生对文本是理解了,内容是明白了,兴趣是高涨的,但文本中所蕴涵的父爱子,子念母的人间真情,却因为这一热热闹闹的表演而遗失迨尽。由此,不由得我们不反思:我们所提倡的表演,到底适合怎样的课文?怎样的表演才能让学生在理解与感悟两方面“双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21:14 , Processed in 0.05693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