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语文下册] 怎样突破《水乡歌》的难点?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例:《水乡歌》
  生:为什么说歌声装满一箩又一箩?歌声怎么会装满箩呢?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想好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因为很多。
  师:歌声能用箩筐装吗?渔民的箩筐里到底装了什么呀?
  生:歌声、鱼和虾。
  师:那歌声那就像一筐筐鱼虾一样,就像是一朵朵荷花一样,数一数不清。(读本小节)
  师:劳动换来了新生活,劳动换来了水乡人民的富裕生活,想象他们的生活怎样的?
  生:有电脑了。
  生:原来没有的,现在都有了。
  生:他们现在房子不像以前一样,和城里的一样高大。
  ……
  思考:
  水乡的水多、船多学生比较好理解,但是,重点和难点在歌多,以及为什么歌多、为什么“装满一箩又一箩”。教师以一个比较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歌声能用箩筐装吗?”学生回答“鱼虾”,是一种写实的、具体的理解,思维受到了限制。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劳动—→丰收—→快乐—→幸福”的思路来想象、联想,体会那装不完的喜悦和幸福?能否通过读、想象,引导学生体会:不光是箩筐,还有河里、天上、树梢、田间、灶台,哪里都充满着歌声和欢乐。这种类型的课文,一旦指导得太实,学生就失去了思维的空间,也就不符合诗歌的特点和意义了。但是,一旦太虚,又可能离题万里。请教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突破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10:39 , Processed in 0.03542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