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语文下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建议——《晏子使楚》的层次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课文主要内容是楚王的三次对晏子的侮辱,晏子的三次针锋相对的反驳。怎样读懂这篇课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阅读体会。
  (一)看课题想内容
  当同学们看到课题时,可以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晏子出使楚国会有哪些遭遇呢?”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可以了解晏子怎样反驳楚王,楚王对晏子改变态度的过程这一主要内容。
  (二)由内容理层次
  在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层次,划分段落。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三次侮辱与反驳,可作为一段,分三层,然后再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与结果,这样就会很容易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由层次悟中心
  课文着重叙述晏子使楚,楚王要他钻洞子,又讽刺晏子无能,最后企图诬蔑齐人偷盗而使晏子难堪。晏子针对楚王的言论,分别予以反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读后,我们可以体会到课文赞扬晏子机智聪明和热爱国家的优良品质。
  (四)由中心明写法
  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作者不仅选材注意详略得当、突出主要内容,而且描写晏子的反驳战术也耐人寻味。
  第一次晏子采用了藐视对方、压倒对方的办法直逼楚王,如果楚王定要晏子钻洞子,就必须承认自己是狗国之王,从而使楚王认输;第二次晏子用了先贬自己,后贬对方的方法,让楚王承认如果晏子无能,则自己的国家是最下等的国家的说法,再次挫败楚王;第三次晏子将计就计,巧用比喻,直接证明齐人为偷是楚国环境影响而至,使楚王再次认输。这样写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表现了人物有勇有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5:55 , Processed in 0.0536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