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课时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16:43 , Processed in 0.05058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