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语文下册] 第二册教案(第一单元)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详细介绍:
  2003年2月19日第一周星期三第一节识字1,像,又像。。指名读。2003年2月20日第一周星期四第一节识字22003年2月24日第二周星期一第六节识字3?齐读两遍。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较难把握。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一节识字42003年2月25日第二周星期二第二节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教学后记:学生还是有些会将多音字认错。练习1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2003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二节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一节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二节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16:37 , Processed in 0.04118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