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语文下册] 读《狼和小羊》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狼和小羊》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小时侯学过,工作后教过两次。说心里话,读这样的“老”课文真的很难让我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这几天在读《玫瑰与教育》,玫瑰的几段话让我闭塞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人云亦云的不云,老生常谈的不谈”;“对于文本,不能坐井观天、目光窄仄,走出‘围场’方可豁然开朗”。是啊,我就是走进了这样的“围场”——一个劲儿想挖掘文本新意,却忽略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手段——“读”。与其让学生分享我的“新得”,还不如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情境,在朗读中放飞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自己的感受。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狼和小羊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狼为了吃小羊先后找了三个借口,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狼最终还是凶恶地扑向了小羊……教学中,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把它们的鲜明的个性读出来:狼的声音粗暴一点,霸道一点,让人感觉狼的凶残和蛮横无礼;小羊的声音轻柔一点,软弱一点,让人觉得小羊十分温驯,从而产生同情、怜悯的心理。朗读训练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儿童的心中活起来,教师要创设“读”的意境,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这样才能再现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文中一些精妙的句子,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比如:“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可先让学生朗读体悟,然后引导学生将句子换种说法,并再次朗读体悟,在朗读比较中,学生也就能更深入地揣摩到文本蕴涵的深意了。
  当学生在朗读时把握好了语气的抑扬顿挫、语调的轻重缓急,就适时引导学生带者自己的感情开展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我想他们一定能享受到文本为他们带来的“新意”。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吗?
  读这一课,不得不思考一下课文的结尾该如何来处理?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篇寓言故事,作者是要告诉我们:跟像狼这样凶恶残酷的坏家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通过朗读,这一点学生应该是不难体会的。那么,狼扑向小羊的必然结果是把它给吃了。因此,我认为不必在结尾处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延伸
  还是玫瑰说得好:“教材也是引子,对有些课文,无需‘多情’挖掘,而是引发、升华。”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不简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5 19:12 , Processed in 0.0632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