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语文下册]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三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A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复习这一单元已学课文,想想课文给自己哪些启发。
  ②根据课文插图制作活动挂图:丛林、池塘为背景,另外用纸画一只鹿并剪下来。
  ③抄录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的小黑板。
  形象揭题,展开联想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有鹿。(贴图)
  ②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③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自主读书,领悟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方法理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③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
  ④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⑤教师出示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可以和四人小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⑥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
  ②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③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四
  课前准备
  ①学生复习《陶罐和铁罐》,思考课文的寓意。
  ②课文朗读录音带。
  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①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
  ②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铁会氧化的资料。
  ③师生共同回味寓意:铁罐很坚硬,这是铁的优点,但同时又具有会氧化的缺点。陶罐容易碰碎,这是陶制品的缺点,但同时又有不会氧化的优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④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
  ⑤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①进行闯关活动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第一关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关是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本课寓意。同座同学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做闯关的准备。
  ②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的准备。
  ③同座同学开始闯关。一次没有过关,可以练习后再次闯关。
  ④汇报、交流,展示闯关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可加1颗星,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可加2颗星,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可加3颗星。
  a.愿意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守关员,看他们是否能通过。
  b.愿意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互相评议,看哪些地方读得有感情,也可请读书同学自己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c.愿意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说自己领悟到的寓意。看谁能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说得有理有据。
  ⑤增设一项特别奖项──“智慧星”:鼓励学生比较《狮子和鹿》与《陶罐和铁罐》的相同之处。
  拓展练习,引导实践
  ①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写的词句。
  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③课后找《伊索寓言》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6:47 , Processed in 0.04006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