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语文下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2)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三、续编故事
  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06:31 , Processed in 0.0378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