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5|回复: 0

[语文下册] 《春晓》教学设计八(1)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字卡。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学习《春晓》。
  步骤:
  (一)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儿歌,你们能背下来吗?(全班齐背两首儿歌)
  背得真好!对于春天,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指名说话,进行语言训练,同时激发学习情趣)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和我们一样,古时候的文人也作了很多诗来赞美春天。请看这首诗(课件(或看书)出示《春晓》诗文。)。
  (二)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有选择的学习方式权利,不过老师在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方式。对于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能依赖别人。如自己可以拼读音节时不能涂省力而去问别人。]
  1.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春
  [此环节意在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少”、“处”、“知”为主。]
  (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读。
  3.指名读。
  (四)识字、理解、感悟、朗读:
  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整体感知课文,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教学。顺学而导。]
  具体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学习“春”。理解“晓”。
  A学习“春”时可以采取猜字谜的形式:“三人观日”。既而理解“春”的意思,指名进行组次练习。
  B读题目质疑(如果学生初读时已经提出就直接解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C结合“日字旁”理解字义——与太阳有关。指早晨。
  D再读课题,导入:这首诗表现的是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呢?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
  A:春眠不觉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并读出春天的早晨沉睡后舒服的感觉。引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通过课件演示,理解“处处”。(分别在不同的方位出现小鸟及叫声,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导朗读:处处/闻啼鸟。
  学习“处”:分析字形:半包围结构,先外后内。与“外”、“夜”对比记忆。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被春雨打落的花瓣,使学生感受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
  D:学习“知”:分析结构,认识“失字旁”。重点指导第四笔不出头、第五笔是点。
  E:学习“少”: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容易错的地方,与小对比。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区别多音字“shǎo”“shào”。[
  [对生字的学习采取随文识字的办法,安排在朗读感悟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落实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要求。]
  F:整体感悟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诗句意境的感悟,教学中不要求学生千篇一律。要鼓励个性体验,如学生对最后一句的朗读可以这样读:花落知多少感慨:花落知多少。也可以悲鸣:花落知多少。朗读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分句读、齐读、合作读、接读、评读等]
  (四)熟读成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背诵,如自由练习、指名背诵、师生互相提示合作背诵等
  (五)写字:
  少:独体字,注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安排。(自己描、写。互评。)
  处:正方形,外边三笔老师带写,注意撇短捺长、找准斜度。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左高右低、左长右短,特别是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春: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教师指导(横与横之间的距离、长短。)
  [针对不同的字,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合作时间与空间。重点突破难点。]
  (六)布置作业:
  1.必做:背诵古诗、抄写生字。
  2.选做: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5 20:15 , Processed in 0.04168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