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回复: 0

[语文下册]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二

[复制链接]

28万

主题

28万

帖子

8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531
发表于 2016-8-16 11: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③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14 02:58 , Processed in 0.07676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